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佳霖 深圳报道

央视新闻消息,截至2025年2月17日,《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超120亿元。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该片票房已经超过《复仇者联盟》和《狮子王》,进入全球票房前10。

Wind数据显示,2月5日至2月14日,光线传媒(300251.SZ)股价涨幅超过200%,总市值突破1019亿元。

然而,2月17日,光线传媒当日主力净流出1.66亿元,报29.66元/股,全天下跌14.6%,市值回落至870亿元。

股价巨幅波动之下,光线传媒该估值几何?

哪吒2》之后,业绩还会持续狂飙吗?

从百亿票房到实打实的营收,需要经过专资办、税务部门、影院等的分账。

据悉,光线传媒采用“主投+主控发行”的模式,并通过自有发行网络覆盖全国院线。根据业界普遍采用的计算方法,片方大概可以抽取39.31%的报酬。

也就是说,光线作为《哪吒2》的主投方和发行方,分账比例约40%,而饺子导演团队的分成比例约为15%~20%。其中,光线传媒的分成大概在总票房的20%左右。

还有一个数据可以为20%的结论提供佐证:2月5日光线传媒披露,截至2月4日,公司来源于《哪吒2》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9.5亿元至10.1亿元。当时,《哪吒2》票房约为48.42亿元。

目前,《哪吒2》的票房还在逐步攀升,该片仍在全球各地上映,机构预测其票房大概在160亿元左右。

据悉,基于IP授权、周边衍生品等的收入也大概在总票房的20%左右。顶格来算的话,去掉成本及相关费用,光线传媒基于《哪吒2》总票房的利润大概在40亿元。

众所周知的是,《哪吒1》和《哪吒2》的惊喜不可复制,这一点已经为其财报数据所印证。

往前推到2018年,光线传媒的净利润从2018年13.73亿元一路降低到2022年的亏损7.13亿元,在2023年回升至4.18亿元。这6年间,即使是《哪吒1》上映的2019年,其净利润也仅有9.48亿元,净利润同比降低30.71%。

往年财报显示,光线传媒业绩大幅波动。

2022年,光线传媒营业收入为754.91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35.3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712.89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128.72%。然而,到了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至1,546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04.7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417.81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58.61%。

值得注意的是,光线传媒市盈率已然高达170.54倍,在行业中绝对“遥遥领先”,这背后蕴含的估值风险让人难以掉以轻心。

2月17日,光线传媒股价大跌了14.6%,或许这是市场对其高度泡沫化估值敲响的第一记警钟。

影视爆款可遇不可求

票房爆棚完全无法预估。

同一个春节档,同一个院线,《蛟龙行动》巨亏8亿元,悄悄撤档;《封神2》口碑大扑,票房仅12亿元,严重亏损;《唐探1900》不温不火,拿到预期的32亿元成绩,未能超过《唐探2》;《熊出没》稳扎稳打,票房大概在7亿元左右,与往年持平。

也还是《哪吒:魔童闹海》天降神兵横扫近百亿票房的同一个春节档,千部短剧上线遇冷,尬遭0爆款危机。

去年春节档,能被称为“现象级”文娱产品的,是令人出乎意料的短剧《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下称《八零后妈》),其当年流水为8亿左右。

现象级产品正可谓是惊鸿一现。

和去年的激流勇进相比,今年的短剧春节档只能说吃到了自己的黏性用户,却没有破圈之举,颇有些“雷声大雨点小”。多平台、长周期、全矩阵造势之下,仍旧没有一个可与《八零后妈》相比的作品。

由抖音、完美世界影视出品,明星男女主搭档演出的《夫妻的春节》仍在面临着水土不服的问题,目前在抖音平台上的播放量为5.1亿。据红果数据,该平台主推的女频《好一个乖乖女》和男频《老千》站内观看量过10亿。

观看量与收入的关系难以直接挂钩,只是更大的流量总会给人更多流水和更多分账的期待。

据红果数据,春节期间红果短剧上7日分账破百万的作品只有6部,14天累计分账6000万元,4家版权方上线14天累计分账破500万元。

由此观之,《哪吒2》票房扶摇直上应该绝对是一个意外,在下一个哪吒在哪儿无法预知的情形下,光线传媒股价闪崩巨震自然在情理之中,倘若公司业绩出现下行,在失望情绪助推下,其股价必将迎来更为猛烈的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