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费一整年时间,行驶十万多公里,走遍100多个村庄,我们发现,今天的中国乡村,正在经历宏大而深刻的变化。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仅是物质条件和环境面貌的极大改善,更是人的观念、素质和精神面貌的全面提升。我们目睹着乡村的蜕变,也见证着新的故事、新的希望。
这是一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征程,
当每一个生命阶段都能得到善待和礼赞,
乡村才会真正焕发生机,
展现无限可能。
贵州毕节,一场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慧育中国”项目支持的早教实验,正在试点推行。
周正秀,是一名早教家访员,她的工作是给附近村的学龄前儿童,进行每周一次入户早教。
孩子的监护人,同样也是她的辅导对象。这样的工作,周正秀已经做了七年。
她们是本地女性,经培训上岗。帮助乡村的婴幼儿开拓发展潜能,也提升家长的科学育儿观念。
曾几何时,读不上书,是中国农村的普遍困境。如今,经过多年努力,曾经因极度贫困而震动全国的毕节,开始了早教实践,足见乡村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而在更多地方,各具特色的乡村教育,也用不同的方式为孩子们种下希望。他们见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对自己脚下的土地了解得更深。
官庄龙潭明德幼稚园,这是一所被稻田和山野包围的幼儿园。马李超和他的两个女儿,在永平县教育局的支持下,办起了这所幼儿园。
这是一所坚持自然教育的幼儿园。这里的茶园、稻田、溪水、树林、蓝天、白云,都是教育资源。老师们相信,在这些孩子离开乡野,进城读书前,自然教育会给他们带来终身受益的东西。
孩子们喊马李超,叫做“老师阿爸”。因为他既是老师,也是阿爸。老师阿爸说,孩子们就像庄稼。顺应节气,会自然生长。这里的孩子们,惊蛰时播种,清明时听雨,谷雨时吃茶,立夏时蹚水。在自然里慢慢地长大。
孩子们和庄稼一起成长,转眼到了收获的时节。
孩子们很快会和他们的父辈一样离开官庄。他们要进城读书,接受现代的教育,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但这几年跟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就像一颗种子,种在他们的心间,随他们奔向天南海北。
我们不知道,十年后、二十年后,这些孩子会在哪里扎根。但我们相信,这颗来自家乡、来自土地和田野的种子,会在他们的心里深深扎根,为他们提供一个精神的原乡;或许有朝一日,也会成为召唤他们荫庇家乡的力量。
学有所教,解放孩子的天性,也许足球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方式。
黔东南,高排完小,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有四百多名学生,他们大多是本村或邻村的孩子。
这里距离榕江县城60多公里,盘山公路弯弯绕绕,通往外面的世界。大多数时候,小山村里的生活很单调。
日复一日的课堂里,孩子们听课很认真。读书,是帮助他们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重要路径,但并不是唯一的。体育,也是一条路。
一年一度的村超就要开始了,能去现场看比赛,是很多同学们的心愿。
盘山公路弯弯绕绕。对孩子们来说,大山外面的世界,足够令人神往。
榕江,进入了村超时间。足球点燃了这座小县城的热情。村寨里的每个人都涌入体育场,场面盛大而隆重。
奔跑在球场上的人们,仿佛不知疲倦。运动激发出的多巴胺,充盈着赛场和观众席的每个角落。
在观看村超比赛的间隙,高排完小的孩子们,和县城小学的同学踢了一场友谊赛。他们很羡慕这里的操场,也很珍惜上场踢球的机会。
在这里,每一张脸庞都热气腾腾。他们盛装起舞,纵情高歌。在这里,每个人都觉得很“燃”。他们仿佛有用不完的能量,渴望把兴奋传递给更多人。这是家乡带来的骄傲和底气。
火爆全国的村超,让外界看到了这片不起眼的村落。大山深处的这份激情,比大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忙碌得有些步履沉沉的时代,又在“中国足球”这个特殊的话题之下,村里的这片绿茵场,像是一股特别的清流。
对村里人来说,村超让他们点亮了自己、也点亮了家乡。这是一种难以掩饰、无法复刻更无法伪装的快乐。来自心灵深处的释放,让他们空前地张扬自己的个性与才华,也前所未有地感受着一种由内而外的价值。
中国乡村,每一个人都是珍贵的。
卢文震,国家精准扶贫计划派驻玉狗梁的第一书记。他将村民的日常动作“瑜伽化”,创编了一套“农民生活瑜伽操”,大幅改善了玉狗梁老人的健康水平。
扶贫先扶志。谁也没想到,瑜伽,还真挖掘出了这里老年人们的天赋。上炕、盘腿,奶奶们早就打下了瑜伽的基本功。慢慢地,精气神足了,乡村的发展的底气也足了。
玉狗梁村喊出了口号: “瑜伽兴村、品牌富村、绿色发展”。
人是乡村的灵魂。田野之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乐有所途、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这不是一串串口号,而是中国乡村切切实实的努力。
云南大理官庄村的小朋友们,又到了毕业季。我们邀请了“向天空出发”公益组织的老师,送给孩子们飞向天空的梦想。
希望这群小朋友,在仰望星空的时候,能够找到自己的那颗星星。
一年时间,《田野之上》的拍摄就要结束了。这一路,我们沉浸在中国的乡村,边拍、边聊、边感受,许多曾经模糊的想象渐渐清晰,“乡村振兴”四个字,变得具体可感。
经过数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之后,
我们重新认识着乡村的价值,
重新理解着养育了中华儿女的田野和土地。
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块版图,
更重要的是,这里蕴藏着炎黄子孙的精神密码,
也蕴藏着奔向未来的无限潜能。
越来越多的人看见了乡村。更值得欣喜的是,身处乡村的人,也在重新看见自己。纪录片杀青之际,我们把一路拍摄的照片,在东方明珠做了一个摄影展。我们把一路遇到的人们请到了上海,看看自己闪亮的样子。
纪录片《田野之上》
第六集《天高任鸟飞》
2月18日21:10
东南卫视、腾讯视频等平台同步播出
编辑 | 陈亦阳
主编 | 张素桂
监制 | 林凌
读完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