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城记智库西唐
截止发稿,《哪吒2》票房收入达122亿人民币,即将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第一,全球影史第八。
此前,上个记录是“全球单一市场电影票房冠军”。如今这个排名,创造了中国乃至亚洲电影的奇迹——此前,榜单均为好莱坞“垄断”。这个场景,似乎契合了电影里那句台词“给我破”。
一切“现象级”皆为势,势成背后“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思考哪吒现象,也可用来思考城市。
数据:西安“第九大票仓”
《哪吒2》已成为“现象级”,并引发全民观影热潮。
数据显示,全国观影人数超过两亿人次——创造国内电影观影新记录。从“拯救”濒临倒闭的影院等新闻可以发现,它不受地域文化差异和电影类型影响。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票房有巨量的增长。
《哪吒2》电影票房前二十城市,特大超大型城市依旧“飘红”,有以下三个特点:
《哪吒2》票房前20城市◎制图/城记智库
第一是超大城市的“人口大坝”效应:前十名城市,几乎都是“七普”统计人口的再现。人口高度密集形成“大坝效应”,一旦形成“全民观影浪潮”,就会形成裂变传播效应。
第二是发达商业的“影院水池”规模:超大类型城市共同特点,是城市化程度高,拥有较为发达的商圈和商业。作为商业的标配,大量的电影院提供了便利、多元和不同的观影体验。
第三是文化亲近的“地域情节”特点:蓉城这次全面借势,高举高打“成都造”,票房仅次于京沪。以省为单位,四川省票房也高居全国第四,仅次于广东、江苏和山东等经济大省。
申公豹的高高一跃引发“共情”◎NEWS
《哪吒》系列的爆红,说明品质才是“生命线”。发达社交媒体时代,人们用“点击和打分投票”,与权威、资历和身份无关。
洗牌加速,市场暗流涌动:比如冯小刚,曾妄言“垃圾观众与垃圾电影共生”;面对《749局》的败走,陆川放言“我会在泥潭里种出更好的荷花”;胡玫在《红楼梦》失利后,甚至暗示观众文化水平不足。
结果显示,与年龄、专业、协会和“圈子”都无关。敬畏市场、敬畏观众和敬畏价值,才是根本。
解读:谁是最大赢家
那么,《哪吒》最大赢家是谁?
显性的市场层面,成功“激活”低迷电影市场:进一步扩大中国电影影响力,衍生品销售额突破数亿,拓展了IP商业价值。同时激活了整个产业链,包括西安在内全国数百家公司参与。
深层的文化层面,“国潮文化”崛起势不可挡:影片延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如神话故事和古典美学等,吸引了大量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进一步推动了文化认同感的提升。
隐性的城市层面,实现城市文化“软实力”路径:如同DeepSeek之于杭州,这次蓉城大打“成都造”,带来巨大曝光度,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上阅读量超10亿次,提升带动产业链。
成都讲述哪吒的故事◎制图/城记智库
因此其影响力已超越电影本身,实现文化、市场和城市多方共赢。其实,早年由好莱坞制片的《功夫熊猫》,就是电影与城市营销的范例。
就以《长安三万里》为例,将“长安”的历史文化推向全国,并掀起一波唐诗热潮。票房达18.2亿,西安收入排名全国第六。因为其传播力和影响力,也登上了当年的春晚。
西安,是中国电影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深厚的电影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产业优势,也拥有“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平台。
《功夫熊猫》是电影与城市营销的经典◎NEWS
数据显示,2024年陕西电影共备案立项392部,拍摄完成88部,产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西部第一:21部影片荣获国内外49项大奖,11部登陆全国院线,50部在央视六套播出,多部影片荣获国内外重要奖项。
凭借参与《功夫熊猫》的巨大“红利”,成都也欲将哪吒打造成新IP。
那么,作为电影重地的西安能否出现“哪吒现象”?这里,我们数次向DeepSeek进行交流和提问,它最终给了以下答复:
其实:西安有何机会
曾经的西安电影,就是响亮的“金字招牌”!
比较有代表的,是曾出品《红高粱》《老井》等享誉国际作品的西影厂,奠定西安在电影界的地位。尤其是《大话西游》,凭借其独特的无厘头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核,成为华语电影的经典之作。
作为代表人物,张艺谋以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深刻的人文思考,成为西安电影的标志性符号。
《大话西游》是彩星与西影厂联合摄制◎NEWS
然而,近年来西安电影市场发展相对缓慢,影响力不及京沪穗深等一线城市。那么,西安能否诞生属于自己的“哪吒现象”?西安具备一定的潜力:
首先,西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十三朝古都,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无论是盛唐气象、丝绸之路还是关中民俗,都是题材宝库。而且,周秦汉唐一直都是影视剧的“最爱”。
其次,西安电影产业基础扎实。西影厂为西安培养了大批人才,西北大学等高校也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此外,西安近年来大力发展文创产业,为电影制作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持。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NEWS
《长安三万里》元素登上春晚◎NEWS
然而,挑战同样明晰:一方面,电影产业链尚未完全成熟,尤其是在后期制作、特效技术等方面与一线城市存在差距;另一方面,电影市场商业化程度较低,缺乏像光线传媒这样的龙头企业带动。
总体来看,西安完全有可能通过挖掘本土文化、完善产业链、培养人才等方式,打造属于自己的“哪吒现象”。
未来,西安可以借鉴成都“成都造”模式,将电影与城市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形成独特的电影IP生态圈。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电影产业的扶持力度,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和资本进入。
文=城记智库西唐
©版权声明:相关制图详见备注说明
若有转载请获取授权
点击关键词 看看我们做过什么
城市研究
/ /
/ /
//
////
/// // /
交通解读
空间发现
/
// /
生活方式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