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这里是老长安~
今天又是欢乐的一天。
源起是最近的一个大女主剧,《掌心》,我也刚开始看,所以先不评价剧好坏(不过大女主剧只要质量上及格,我都尽量抱着支持的态度,毕竟有总比没有强)。
原本我是不知道这个剧的,还是有女生给我推荐,说里面有“女皇帝送王子出去和亲”的情节。
我一下就不困了。
敢这么搞的剧,还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但也是因为这段剧情,一下炸了锅。
剧情本身不复杂,大致说就是外族来信示好,乞中原皇帝跟他们和亲,建立更牢固的关系。
于是女皇帝大手一挥,咱们家王子眉清目秀风情万种(bushi),对方又是女儿,正好,送他去吧。
接着自然就是群臣反对,没有先例啊、从来都是公主出去和亲啊、咋能动王子啊,之类。
于是女帝驳斥,老娘都当了皇帝了,朝廷里还有女官,你跟我谈先例?先例你个鬼哦,从我开始不就是先例了?
最后就把王子送了出去。
这一段剧情参考的应该是武则天在位时,送侄子武延秀出去和亲的史实,当然武延秀算不算王子,有待商榷,毕竟武则天虽然当了女皇,内外上下还是把李家当正统的。
但考虑到剧中的王子并不是太子,也没有实权,实质上跟武延秀的身份也差不多。
说白了,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结果就因为这一小段“王子和亲”的剧情,很多人疯了。
随手一搜,就是一堆冷嘲热讽,什么魔改啊、什么逆天啊、什么扭曲什么没文化啊,全都来了。
这些人的论点是,送王子出去和亲,就相当于给外族送了一把刀,到时候外族打着拥立正统的旗号打过来,中原一看是王子带兵,也会不战而迎王师,既解决了外族师出无名的问题,又解决了王子没有权力的问题。
还诞生了一种新的“赘婿”型想象,大意是外族首领,也就是这个皇子的岳父,会无比疼惜这个女婿,给他人给他权,未来扶持女婿当王,再杀回中原,一统天下。
好好好,《重生之我是被送入外族的皇子看我借岳丈之力大杀四方左拥右抱》是吧。
顺带着再骂一骂大女主剧骂一骂女观众骂一骂女性思想,这出戏完美落成。
怎么说呢,看得我很想笑。
从来没有过“王子和亲”吗?有。
《旧唐书·本纪·卷十》有记载,唐肃宗李亨,在内忧外患的紧要关头,为了增强自身的力量,让一个王子(李承寀)娶了回纥部族可汗的女儿为妻。
那个时候还是安史之乱期间,基本上小半个唐朝都被叛军攻陷,都城都丢了,要平叛就要借回纥这种强悍外族的兵,于是把王子送出去,换来了回纥的一支铁骑。
“九月戊辰,上南幸彭原郡。封故邠王守礼男承寀为燉煌王,令使回纥和亲,册回纥可汗女为毗伽公主,仍令仆固怀恩送承寀至回纥部。”
实质上这就是送王子去和亲,只是一笔带过,显得自己是主动方而已。
那么在李承寀身上有没有发生“霸道岳父狠宠我”的故事?很遗憾,没有。
回纥本身也没有要反唐的意思,王子送过去了,一样支持大唐复国,第二年李承寀自己也死了。
如果这个事实不够重磅,堵不上有些人的嘴,更重量级的我还有。
明朝明英宗朱祁镇,土木堡一战葬送了大明无数精锐,自己也被外族瓦剌俘虏,当了阶下囚。
这可比王子正统多了对吧,皇帝啊,王子怎么比。
瓦剌也确实想过打着“你家皇帝在我这儿”的旗号平推大明,按照上面那个“王子和亲是帮外族统一天下”的理论,中原早该归了瓦剌了,毕竟中原还是认这个皇帝的,尊为太上皇。
“辛酉,次土木,被围。壬戌,师溃,死者数十万……帝北狩(我插一句,北狩就是被抓了的意思,听上去比较好听)……九月癸未,郕王即位,遥尊帝为太上皇帝。”(《明史·本纪·卷十》)
然而事实是明朝不仅火速立了新皇帝,瓦剌拿着旧皇帝拉大旗也没占到什么便宜,啥正统不正统的,说你是你才是,说你不是你也可以不是,逼急了就是先帝早捐躯了,那边的是假的,你说是那你送回来我们看看。
瓦剌最终也没打过明朝,朱祁镇也送回去了。
我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以史实看,“外族拥立和亲的王子扫平天下”的故事,只能存在于想象里,很难成立。
别说王子了,皇帝也没用。
至于武则天,武延秀送到突厥之后确实引来了战事,但突厥不是要“维护正统”,是嫌弃武延秀不姓李,咖位不够,后面武则天真的动兵迎战,突厥自己就退了,过了些年又把武延秀送回了武周。
说到底,外族真要有荡平中原的本事,他还缺起兵的理由?没有那个本事,真送王子过去,这王子跟这外族都一样要老老实实低头做人。
既然这个构想不成立,“王子和亲”的事情也确实有过,那为什么一段“王子和亲”的剧情让很多人着急了?
其一是因为,剧里是女皇帝送出去的,男皇帝送出去当然没关系,好歹算是爹,到了女皇帝这里,那自然就“倒反天罡”了。
其二是因为,触到了一部分人内心根深蒂固的性别优越感。
有条评论,基本上可以代表他们的真实心态,“为什么拿公主和亲,因为公主是赔钱货,扔出去就扔出去了”。
“赔钱货”三个字,真的很扎眼。
说到底,这就是个性别问题,在梦想着君臣父子代代相传的好男儿们眼中,女人是“赔钱货”,所以送出去的只能是女人,绝对不能是男人。
“我可是要当皇帝的,凭什么让我当外姓人的女婿。”
咽不下这口气,就有了愤怒,进而也有了赘婿文学,你瞧不起我是吧,等我拿下岳丈,龙王归来,你们全得跪下。
再说难听一点,这是一种对于失去性别权力的恐惧,一种自己会变成“女人”的恐惧。
那么多公主被送到边荒地方和亲,吃尽了苦楚受尽了低看,但因为是女人,所以没关系,轮到男人了,哪怕是对朝廷大大有利的,他们也一下就意识到这了这里面的耻辱与荒唐。
就算历史上确实存在“王子和亲”,也肯定不能认了,什么顾全大局为朝廷牺牲之类的,也不存在了。
但事实证明被批判“魔改”、“逆天”的《掌心》,并没有违背什么真实,无非是把武则天的举动和唐肃宗的举动捏在了一起。
再退一万步讲,历史上没有过女皇帝,没有过“送王子和亲”这种事,又怎么了呢?
本身剧就是架空的,都架空了,为什么不能充分运用对女性的想象力?
说剧“讨好女性”,它本就是女性向的电视剧,为什么不能讨好女性?
甚至所有电视剧的整体观众群体里,也是以女性为主,讨好女性不可以吗?女观众就不是观众吗?
我甚至觉得剧还是收着写了,历史上的武则天何止是送男的去和亲这么简单,她是被史学家盖章承认的优秀女皇帝,“疆域空前拓展”,兴盛武周,也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对于这个千古一人的女皇帝,我们的熟悉还远远不够。
有人统计过,整个唐加上武周,只有武则天没有送公主出去和亲过,她对于后世、对于当时的女性、对于当下女性创作的重要性,剧里情节能体现出的,也只是小小一角。
如果连这么一个脱胎于史实的片段都接受不了,那心眼儿未免太小了。说别人借性别来扭曲真实,真正仗着性别在说话的,又是谁呢?
(本文封面图来自电视剧《掌心》)
多说一点
这场争论里
有女生提到过“质子”
但严格来说质子属于
互换儿子
所以我就不放在一起讨论了
总之
有些人还是消停一点
你们的性别焦虑
靠骂一部女性剧治不好
另外
最近公号展示逻辑又有调整
想第一时间看文的童鞋
麻烦送我个小星星~
找到「烟波」这个号的页面
右上角有三个点,点一下
弹出窗口选“设为星标”,就OK啦~
顺便也请大家随手多点点
右下角的「在看」和「赞」
先谢谢大家~
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