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记者 刘茵

2025年初的国产剧市场掀起了一波“续作潮”:《异人之下之决战!碧游村》(以下简称《异人之下2》)、《鹊刀门传奇2》《三叉戟2》《无所畏惧2》四部电视剧接连上线。这些作品或延续前作口碑,或试图弥补遗憾,但续集能否超越前作又成为新问题,折射出“续集魔咒”的深层困境。

从《鹊刀门传奇2》到《异人之下2》,续集普遍选择以“原班人马+制作升级”作为基础策略。《鹊刀门传奇2》延续赵本山、宋小宝等核心阵容,加入马苏等新角色,试图在熟悉的江湖笑料中注入新鲜感。《异人之下2》则保留彭昱畅、王影璐等主演,引入文淇、严屹宽等演员,以更贴合原著的选角和精良特效强化效果。

制作层面的升级尤为显著。《异人之下2》的特效与动作设计被观众评价为“电影级质感”,“碧游村”场景的视觉冲击力远超第一季。《鹊刀门传奇2》则在武侠喜剧的框架下深化了抗倭主线,将“西门长海”的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结合,拓宽了叙事格局。

从数据来看,四部续作的豆瓣评分均不逊于前作,甚至有所突破。例如《异人之下2》以8.3分超越第一季的8.1分,《三叉戟2》的7.7分也高于前作的7.5分,但热度指数却呈现集体滑坡。骨朵热度指数显示,《无所畏惧2》以外的其他三部剧热度较前作均下降约3个点,首播站内热度也普遍低于预期。这种“高口碑低热度”的矛盾,暴露了续作在受众黏性与市场适应性上的双重短板。

续集创作的核心矛盾在于:如何在满足“粉丝”对前作情感依赖的同时提供新意。这一矛盾在改编类作品中尤为突出。与《异人之下2》《鹊刀门传奇2》相比,《三叉戟2》和《无所畏惧2》这类现实题材续集更依赖原创性。业内人士建议,可借鉴欧美剧集的“编剧室”模式,在续作开发中预留剧情延展空间,避免因前作封闭式结局限制续作发挥;同时,可针对不同圈层受众定制宣发方案。

续集能否超越前作,不是单纯的创作命题,而是市场生态的缩影。当观众的口味日益多元、注意力愈发稀缺,续作必须放弃对“爆款路径”的模仿,转而寻找与自身基因匹配的生存法则。无论是《异人之下2》的悲剧升华,还是《鹊刀门传奇2》的草根幽默,都证明了一条真理:唯有将创作根植于受众需求,以创新回应市场变化,国产剧续集的真正突破,不在于复刻前作辉煌,而在于敢于打破框架,让每一次“续写”都成为一次文化实验。

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