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发:北国小甜瓜吖(ID:guameixiaotian)
作者:甜瓜瓜
我是甜瓜。
2025年2月19日,一条警方通报引爆全网——
曾在周星驰电影《美人鱼》中饰演“郑总”的导演郑某峰,因涉嫌猥亵儿童罪被海口警方刑事拘留。
这一消息不仅撕开了娱乐圈的阴暗面,更牵出多名演员的血泪控诉:
“他毁了我的童年,也毁了我的演员梦。”
01
光鲜背后 恶魔潜伏
58岁的郑某峰身兼导演、编剧、演员、商人多重身份,
因《美人鱼》中“郑总”一角走红。
他自称“周星驰拍档”,名下拥有多家影视公司,
常以“选拔新人”为名接触未成年演员。
然而,正是这份“光鲜”,成了他实施侵害的完美伪装。
2025年1月,郑某峰在海口以新片《纯真年代》选角为名,
组织未成年人排练,借“指导舞蹈动作”猥亵多名少女。
1月17日,家长察觉异常报警,警方当天将其抓获,
并在其手机中发现大量不堪入目的聊天记录。
02
血泪控诉
阚琳娜:12岁少女的噩梦与抗争
2017年,12岁的阚琳娜参加电影《猪八戒·传说》的“七仙女”选角。
面试通过后,郑某峰以“拿剧本”为由将她单独叫进办公室,
反锁房门后强行搂抱、抚摸,甚至试图亲吻。
“他力气太大,我根本推不开,只能趁他不注意逃出去。”
事后,郑某峰威胁她“闭嘴”,否则删减戏份、更换角色。
阚琳娜回忆,那段日子她夜夜噩梦缠身,
不敢关灯睡觉,甚至不敢独处。
“看到他的脸,我就浑身发抖。”
尽管心理创伤持续至今,她仍选择在郑某峰被捕后公开经历:
“我不怕质疑,只希望更多受害者站出来!”
小王:从“仙女”到“猎物”的四年炼狱
2016年,还在读初一的小王被经纪公司推荐至郑某峰的剧组。
起初,郑某峰以“亲叔叔”姿态示人,
借剧本围读之名逐步试探:
“他喊我的小名,夸我读得好,然后突然抱住我。”
随着时间推移,侵害变本加厉——
在排练室摸隐私部位、锁车强吻,甚至威胁“不陪睡就换角”。
最令小王崩溃的是电影杀青前的一幕:
郑某峰假意送她回家,却锁住车门强行舌吻。
“我紧闭嘴巴,他用蛮力掰我的脸,说‘别人想被我亲都没机会’。”
这段经历让她彻底放弃演艺事业,直到21岁才鼓起勇气向母亲坦白。
李女士:被删减的戏份与消失的尊严
2017年参演郑某峰执导影片的李女士,
在剧本围读期间被叫到办公室。
郑某峰锁门后试图强抱,被她挣脱。
然而,报复随之而来——
原本戏份最重的“七仙女”角色,成片中竟无一句台词、一个特写。
“只因为我不肯屈服。”
李女士还透露,剧组中多名女孩遭遇相似侵害,
她们被迫结伴行动以防不测。
匿名演员:权力压榨下的沉默与反抗
一名男性演员揭露,郑某峰常当着家长的面搂抱未成年演员,谎称“当亲女儿看待”。
而在家长离场后,他夜间以“试戏”为名将女孩叫入房间。
更令人愤怒的是,郑某峰长期拖欠工资:
有演员为他工作一年仅获微薄报酬,讨薪时反被拉黑。
03
恶魔的惯用手法
渐进式侵害:温水煮青蛙的“温柔陷阱”
郑某峰的侵害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精心设计的“渐进式陷阱”。
他首先以“长辈关怀”的姿态接近受害者,
通过嘘寒问暖、赠送小礼物、频繁夸奖等方式降低她们的警惕性。
例如,他会对未成年演员说:“你很有天赋,叔叔一定会好好培养你。”
这种看似善意的举动,让受害者误以为他是值得信赖的“伯乐”。
随后,他开始逐步试探肢体接触,
比如在指导表演时“不经意”地触碰肩膀、手臂,
甚至在排练时以“纠正动作”为由搂抱、抚摸。
这种渐进式的手法让受害者难以立即察觉其恶意,
甚至在侵害发生时,还会因之前的“信任”而产生自我怀疑:“是不是我想多了?”
权力威胁:以“艺术”之名行“压迫”之实
郑某峰深谙娱乐圈的权力规则,他利用导演身份对受害者进行心理操控。
每当受害者试图反抗或拒绝时,他就会以“删戏换角”“断送前程”相威胁。
例如,他曾对一名未成年演员说:“如果你不听话,我就把你的戏份全部删掉,让你永远演不了戏。”
这种威胁对怀揣演员梦的少女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许多受害者因害怕失去机会而选择沉默,甚至被迫接受进一步的侵害。
更令人愤怒的是,郑某峰还会在事后以“为你好”的名义洗脑受害者:“这是行业规则,你要学会适应。”
环境操控:封闭空间中的“狩猎游戏”
郑某峰善于利用环境实施侵害。
他常以“单独指导”“剧本围读”为名,将受害者带至办公室、排练室等封闭空间,并反锁门窗,切断外界联系。
这种环境不仅让受害者感到孤立无援,也为他的侵害行为提供了“便利”。
例如,一名受害者回忆:“他把我叫到办公室,说要看我的表演。我刚进去,他就把门锁上了。我吓得浑身发抖,但他却笑着说‘别怕,叔叔只是教你演戏’。”
这种封闭环境下的侵害,让受害者难以逃脱,甚至不敢呼救。
双重伪装:人前“爱心导演”,人后“恶魔之手”
郑某峰在公众面前极力塑造“爱心导演”的形象。
他常以“提携新人”“关爱未成年人”为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与年轻演员的合影,甚至公开表示:“我要为这些孩子铺一条通往梦想的路。”
然而,人后的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恶魔”。
他利用这种“爱心”形象掩盖自己的恶行,
甚至在家长面前表现得彬彬有礼,以获取他们的信任。
例如,他曾对一名家长说:“您放心,我会像对待自己女儿一样照顾她。”
然而,一旦家长离开,他便露出真面目,对受害者实施侵害。
这种双重伪装不仅让受害者难以揭发他的恶行,
也让外界对他的真实面目产生误判。
许多人在事件曝光后表示:“完全没想到他是这样的人!”
04
猥亵儿童 罪加一等
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律师朱雪指出:
猥亵儿童罪若涉及多人或多次,可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尽管部分案件因年代久远缺乏物证,
但多名受害者证词若高度一致,仍可作为量刑依据。
尽管郑某的行为至终要受到法律的严惩,但这一事件也不得不引起社会的反思:谁来保护逐梦的少女?
郑某峰案暴露的不仅是个人恶行,更是行业监管的漏洞:
选角黑箱:导演权力过大,新人演员难以反抗;
家长缺位:部分剧组以“封闭训练”隔绝亲子联系;
证据困境:未成年人缺乏取证意识,事后维权艰难。
甜瓜说
当阚琳娜说出“噩梦终于结束”,
当小王含泪道“他活该”,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恶人的伏法,更是受害者浴火重生的勇气。
正义或许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此刻,我们呼吁:
家长要警惕以“艺术”为名的糖衣炮弹;
行业要建立未成年人拍戏监护制度;
社会要打破“完美受害者”偏见,倾听每一句“我经历过”。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
“她们撕开伤疤不是为了博同情,而是为了不让更多女孩成为下一个伤疤。”
当第14位受害者站出来的那个凌晨,北京飘起了二十年不遇的二月雪。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融雪时每一缕阳光都值得铭记。
此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记住:
对恶的纵容就是对善的凌迟,对沉默的打破就是对光明的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