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小玲偷单位的羊毛被发现,扔了父亲去世传给她的“铁饭碗”。
刘美心和何文氏都气到无语,说刘小玲就是傻,就是出生时被产钳夹扁了头,就是“二百五想升天”。
刘小玲太能折腾了,小时候玩火把房子点着,长大后依旧惹事不断。
刘小玲做生意得罪了钟毛子和米露,被追杀,逃到厦门,抛下净身出户争取到的儿子。
刘小玲一走,汤为民和张秋芳也受到连累,张秋芳终于后悔了嫁给汤为民!
刘小玲和汤振民最终的结局
刘小玲真的太荒唐了!
离婚后去夜总会卖唱,不但把孩子带到那种场所,还拉着老六一起唱。
净身出户争取到的孩子,就是这样教养的。
刘小玲根本没时间照顾儿子,她连自己都管不好,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还总是给孩子吃不健康的东西。
张秋芳说过很多次,她和汤为民愿意养着汤洋洋。
刘小玲不肯放手,就要把儿子带在身边,亲自养大。
看到刘小玲对儿子的坚定选择,感觉她还是爱孩子的,她竭力争取汤洋洋,这当然是好事。
关键是刘小玲自己都朝不保夕,不安分守己,又怎能给孩子安稳幸福的生活呢?
刘小玲既然选择了孩子,既然是为了孩子着想,就应该收收心,把懒散放浪的性格改一改,脚踏实地挣钱,给予孩子安全感。
先是夜总会卖唱,后是辞职卖衣服被追杀,抛家弃子逃到厦门。
汤洋洋跟着刘小玲,就没过过太平的日子。
何文氏和刘美心说得没错,刘小玲既没有老四的学历,又没有老三的头脑,还没有老大的吃苦耐劳,生意哪有那么好做的。
刘小玲开服装店,辛辛苦苦进货、卖货,最后到手的钱只有一成,她被钟毛子和米露利用了,成了他们的赚钱机器。
刘小玲明知他们是混子,还跟他们硬刚,偷偷把钱塞到自己裤腰,报表作假,被米露派来的探子发现。
钟毛子带了一群人找刘小玲算账,喊着要卸掉她一只胳膊,刘小玲吓得不敢露面,最后在家里的掩饰和帮助下,逃到了厦门。
刘小玲刚到厦门时,还在偷偷打电话向老三借200块钱,后来很快就钓到了有钱人小黄。
刘小玲死性不改,变本加厉,不务正业,在夜总会认识了40岁的小黄,未婚先孕。
钟毛子那帮人被抓,刘小玲带着腹中的孩子和小黄回到了淮南,家人同意了她和小黄结婚。
婚后回到福建生下女儿,刘小玲才发现人家只把她当作生育机器,生了女儿,还要她生儿子。
刘小玲当然不愿意,直接离婚,连女儿都没有带走。
若不是何家丽让小黄在淮南给刘小玲买了房,刘小玲就一无所有了。
刘小玲第二次离婚后,依旧很潇洒,不去修复跟汤洋洋的关系、弥补对儿子的亏欠,反倒是很快开启了第三春。
只是火车上的一面之缘,刘小玲就跟何其庆聊上了。
何其庆曾经杀过人,因为是自卫,所以刘小玲相信他的人品。
何其庆为了刘小玲离开无锡,来淮南做建材生意,生意做得特别好,给刘小玲买了豪宅,请了保姆。
刘小玲当了全职太太,姐姐们都感慨,没想到最先住高层的,居然是老五,老六何家喜羡慕又嫉妒。
刘小玲最后跟何其正生了一儿一女,人到中年才终于稳定下来,尘埃落定。
刘美心说老五“傻人有傻福”。
最后在张秋芳的“撮合”下,汤洋洋也回到了刘小玲的身边,认了他的妈妈。
刘小玲确实命好,年轻时可劲折腾,可劲玩,谁也管不了她。
年龄大了,不想玩了,累了倦了,不想漂泊了,正好有人给她一个温暖的家。
汤振民就不一样了。
刘小玲不靠谱,汤振民更不靠谱,整天只会吃喝玩乐、跳舞打麻将,年龄大了,也没当初的那股吸引力了。
刘小玲还处于青春期,汤振民就已经大腹便便、步入中年了。
刘小玲去厦门后,汤洋洋回到了汤家,都是汤为民和张秋芳照顾他。
汤振民不管儿子,放浪形骸,彻夜打麻将,明知有家族遗传的糖尿病,还不注意身体,猝死在了麻将桌上。
张秋芳后悔嫁到汤家的真相
长嫂如母,张秋芳作为汤家的大嫂,要管各种事,已经够辛苦了,何家的人又屡屡给她添麻烦。
刘小玲逃到厦门后,张秋芳既要工作,又要照顾汤洋洋。
此外,何家丽的儿子何向东(小年),纠缠上了张秋芳的女儿汤小芳。
《六姊妹》原著中,汤小芳喜欢过小年,小年当兵走时,汤小芳还把自己的玉观音送给了小年。
但他们的人生目标不一致,小芳要考大学,成为舅舅张秋林那样的人,小年就是一个混混,所以他们俩不会有未来,不如趁早分手。
张秋芳发现了小芳和小年的关系,忧心忡忡。
汤为民却不以为意,并不反对,让孩子们自己处理:
“别那么封建,当初你我在一起,不也是冲破重重阻碍。”
“少扯我。”秋芳说,“阻碍什么了?我找你,你还不愿意呢。”
“我现在不是愿意了嘛。”
“你愿意了!那也是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怎么当初非迷上你了。从头看到脚,现在我是看不出什么优点。”
张秋芳终于后悔嫁给汤为民了!
她为汤为民和汤家付出那么多,汤为民心里还是有何家丽,对张秋芳阴阳怪气。
张秋芳想跟汤为民共同商议女儿的事,汤为民以累为由,不愿跟秋芳谈下去。
张秋芳担心这事会影响到女儿的高考,汤为民反倒说:
“人各有命,当初你完成这大事,不也挺轻松嘛,小芳肯定随你。”
秋芳关灯,躺下。她发现跟为民越来越谈不到一块儿。
张秋芳终于意识到自己爱错了人。
想当初,张秋芳为了嫁给汤为民,不惜牺牲跟何家丽的闺蜜情,不惜把一辈子都耽误在汤家。
丈夫残疾,公婆早逝,汤家全靠张秋芳撑起来的,汤为民的两个弟弟,更是让张秋芳操碎了心。
汤振民死后,汤洋洋的养育问题,又成了汤、何两家最大的麻烦。
何家丽说,汤洋洋有一半的血脉是何家的,确实应该刘小玲负责。
但刘小玲那会儿刚二婚,跟小黄回到福建结婚生孩子呢,没办法照顾汤洋洋。
张秋芳跟汤为民商量,可以把汤洋洋过继给老二汤幼民,正好他没孩子。
汤为民自然愿意,但以汤幼民的品性,他才不愿意。
刘小玲跟汤振民离婚时,汤幼民就说,刘小玲带走汤洋洋才好呢,老三那个样子也不会带孩子。
汤洋洋是汤家第三代的唯一男丁,汤振民不行,不还有大伯、二伯吗?
汤幼民才不愿意养汤振民的孩子,他对这个侄子根本不亲、不稀罕。
汤幼民的心理太扭曲,他和丽侠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是因为汤幼民不育,他还把责任推到妻子身上,也不待见侄子侄女。
汤家只有汤为民的人品是好的,他特别想让汤振民拿到汤洋洋的抚养权,毕竟这是汤家唯一的男后代。
汤为民跟他父母的思想一样,把传宗接代和男孩看得很重,把汤洋洋教育成人,也是对大老汤和汤婆子在天之灵的交代。
可惜,汤为民不长命,在女儿汤小芳前夕,因为跟外国准女婿多喝了两杯酒,去世了,死于糖尿病并发症。
汤为民真是命苦,年少时爱而不得,断一条腿,好不容易跟张秋芳过上富裕的生活,开了店、在上海买了房,却没命享。
张秋芳嫁给汤为民,更是命苦,她本来可以有更好的选择的。
上赶着嫁到汤家,照顾患病的公婆和丈夫,操心所有的家事,张秋芳婚后都在为他人而活。
尤其是汤振民和汤为民都去世后,张秋芳为了公婆和丈夫的遗愿,为汤洋洋争房产。
汤幼民羞辱张秋芳,说话特别难听,汤洋洋也不会念着张秋芳的好,张秋芳就是出力不讨好,里外不是人。
张秋芳迅速苍老,早早退休,刘妈老年痴呆,张秋林移民国外,只有张秋芳照顾母亲,还要帮离婚的女儿照顾孩子。
汤为民娶了张秋芳,是他和老汤家的福气,比娶了何家丽要好得多。
何家丽婚前婚后一心全在何家,根本不在乎婚后的小家,儿子都要跟何家的姓。娶了她,就等于娶了她一大家子,要跟她一起对何家掏心掏肺,且没有回报。
张秋芳的家庭关系简单,只有一个母亲和弟弟。
刘妈不像刘美心那样事多,她处处为孩子着想;张秋林虽然不顾家,但也不给家里添麻烦。
反倒是汤家的事多,张秋芳嫁给汤为民,从开始就是一个错误,她到死都没沾过汤家的光,没享过汤为民的福。
张秋芳与其嫁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不如嫁一个自己不爱、但是对方爱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