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姊妹》大结局:陈光明赚6000万成大作家!才知何家喜上门要钱

“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可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限的。”
马丁.路德.金的这句话,在很多年里,成为我的动力,激励我前行。
写作至今,看到的很多故事我都下意识去代入自己的经历。
我很少站在上帝视角去看剧中的角色。
我认为: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成为他。
今天上午在刷手机,突然看到《六姊妹》的一条帖子,评论很多。
好奇之下点进去看了看,那位网友自称是《六姊妹》剧中陈光明一家的邻居,说起何家六姐妹个顶个的漂亮,现实中,何家喜的长相也很出色。
这不禁让我想起观众对辣目洋子的评价,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她的长相与其他姐妹看着不像一家人。
《六姊妹》的原著,是作者伊北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造的。
他原名陈亮,在剧中是何家文的儿子陈光明。
在大结局中,直到陈光明成为作家写《六姊妹》,狂赚6000万,才知老六何家喜上门要钱。
01 父母婚姻美满,陈光明带着众人期望出生
何家文是何家最乖巧懂事的孩子,虽然她不是家中长姐,但也知道母亲养育六个孩子的艰难。
很小的时候,她就帮全家洗衣服,为母亲分担家务。
稍微长大些,何家文出落的越发水灵,街坊邻居都见着就夸。
她学习成绩也好,又懂事,虽不是大家闺秀,但也温柔娴静。
老师们都很看好她,艺术学院和体育老师也多次给她提供机会,但何家文是个安稳的人,她想好好上学,就拒绝了。
成年后,何家文到了该说亲的年纪,家里人比她要着急的多。
武继宁是真心喜欢这个漂亮娴静的女孩,追求了她一段时间。
但何家文的目标很明确:找个老实、孝顺,踏实、本分的,安安稳稳过日子就很好。
武继宁家里富裕,是个高官子弟。何家文家只是个普通家庭。
在何家文眼里,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注定以后矛盾多、摩擦多,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接触。
眼见着来求亲的踏破了门槛,何家文都不心动,母亲刘美心着急得很。
一次偶然,何家文和陈卫国相识,他们第一次见面,场面好笑。
陈卫国说:“你好,我是陈卫国,粮食局饲料公司的,26岁,单身。”
这个单身才是重点吧。
这次见面之后,何家文对陈卫国心有所属。
我想,或许是因为第一次见面,何家文就看出了陈卫国的老实忠厚,她才下决心要嫁给他。
我无法为何家文的选择做出评价,站在她的角度,这就是最好的选择。
或许比陈卫国优秀的人有很多,但能让何家文感到安全的就只有陈卫国一个。
何家文不是没主见,她不争不抢只是看透了家庭复杂背景下交织的人心,她知道父亲想要儿子,母亲疼爱妹妹,出生较早的她除了安分点还能做什么呢?
可是,她也想要个自己的家,如果她嫁给一个有本事却掌控不了的男人,矛盾不断,又何谈幸福。
何家文只是在众多选择中,做出一个对自己最有利、最安全的选择。
与陈卫国的这段婚姻,其实在我看来已经算是圆满了。
丈夫本就老实,何家文自己也优秀,两个人虽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爱情,但也有细水长流的心动。
婆婆是个敞亮人,看何家文越看越顺眼,结婚包了1000块钱的礼金不说,婚后对何家文也是处处周到照顾。
一个有担当的丈夫和一个对自己好的婆婆,这样的婚姻,虽没有大富大贵,但也乐得自在。
不久之后,何家文怀孕了,婆婆亲身照顾,饮食无微不至。
婆婆早说过,这一胎无论男女,都是好的。
在众人的期待中,陈光明出生了。
02 家庭突遭变故,何家文被迫改嫁
陈光明幼年的成长经历,无疑是非常幸福的。
可是,天降横祸,先是婆婆去世,大嫂找准时机经常找何家文麻烦。
陶忆敏一直嫉妒何家文能受到婆婆偏爱,加之何家文当年怀孕时,自己与丈夫陈克思多年没有孩子,两相对比之下,更难接受。
婆婆走了,陶忆敏就敢出来作妖,给何家文下绊子。
原本有陈卫国护着还没什么,哪知他突然得上癌症,也离何家文而去。
接连两重打击将何家文压的喘不过气,自己又被告知下岗。
单身的母亲、年幼的陈光明、磋磨自己的大嫂,简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坏事都赶到一块了。
这段经历,对于陈光明来说,也是一段艰难的旅程。
我常常觉得:一个能成为作家的人,一定有敏锐的思维、极度的共情能力以及复杂的经历。许多时候,灵感都来源于生活,过于的简单的经历不会产生太多文学浪漫,每一段印象深刻的经历,都可以成为情感寄托的章节。
我想,从这时候开始,陈光明创作的道路就已经开始铺垫。
陈光明的心路历程是复杂的,在经历了父亲的变故之后,他内心迷茫又害怕。
这时候大嫂挑拨离间,让他认为何家文往后二嫁,如果有了孩子,很可能会抛弃他。
所以后来,当何家文接受何家欢的建议,决定与老范结婚的时候,陈光明的内心恐慌居多,他害怕自己听到的闲言碎语会成为现实。
因此,他要求母亲不能再生孩子。
陈光明是个好孩子,他比大多数人都懂事得多。
母亲带着他四处找工作,却只能做个清洁工,平时还要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还不能让孩子心里不舒坦。
陈光明明白,改嫁是不得已而为之,他曾见到过母亲为了保住工作,不得不拿出半个月的工资给领导送鸡蛋,这个时候,他已经开始成长了。
所以,当他面对母亲再嫁的选择时,他克制住了内心的恐惧,选择压抑自己的想法,成全母亲。
作为一个孩子,他做的已经足够了。
只是,他与老范并非亲生父子,一段感情的建立没有那么容易,再加上老范本就有一个孩子,他对这个家,产生了排斥的心理。
多年之后,他选择去外省上了大学。
直到后来他考上研究生,再去回忆过往,他才真正意识到,在这段艰难的岁月中,母亲才是那个有苦难言的人。
当陈光明学会了真正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时,他真正走向了心智的成熟。
再次回家,他终于接受了老范。
何家文在陈光明不接受老范的那些年,过得并不好,她也深受煎熬。
甚至,因为与老范没有孩子,看似表面平和,实则矛盾不断。
好在,结局是好的。
03 陈光明成作家狂赚6000万,何家喜上门要钱
陈光明经历了这么多,看到了那个时代背景下交织的家庭矛盾、婚姻问题,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原型,创作出了《六姊妹》,一时风头无两。
但人红是非多,在陈光明的书狂卖6000万后,老六何家喜终于忍不住了,上门攀关系要钱。
要知道,当初陈卫国癌症,在医院病床上躺着的时候,几个姐妹都来帮忙,听说陈卫国命不久矣,老四何家欢和老五刘小玲都是真心为何家文担心,生怕病症不好,二姐受苦。
反观何家喜,一脸冷漠,一句“早晚的事”,好似自己姐妹水深火热与自己无关。
在陈光明去世后,大姐何家丽担心何家文一个人照顾不了孩子,想让母亲刘美心去帮忙。
但刘美心只顾着自己的酱菜生意,一再推脱,如果不是何家丽承诺每月给她150块钱,估计刘美心也不会同意。
结果去了还不到三个月,刘美心就吵着要回家。
临走之前,何家文还给母亲塞钱,她虽然嘴上推辞,手却很诚实。
在刘美心眼里,只有老六何家喜才是自己的女儿,这母女俩简直是模子里刻出来了,都自私自利。
甚至陈卫国刚走,刘美心就劝说何家文改嫁,完全不顾女儿的感受。
而何家喜,在姐姐遇到困难的时候,从未打算施以援手。
如今,陈光明风光了,何家喜巴巴跑上来露脸,简直是令人发指。
但也不得不说,一个家里总会有几个坏人,这是无法避免的。
陈光明争气,奋发图强考上大学,还能将过往经历出版发书,可见其内心强大。
人的一生,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
我们总会面临各种抉择,如同父亲离世时的陈光明一样,经历各种困难磨难。
但过往的陈光明接受了失望,并且没有对生活放弃希望,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
其他几个姐妹不也是如此吗,她们都在承受痛苦,这一家子过得都挺艰辛,但大部分结局是好的。
《先谋生,再谋爱》中这样写道:“不用期待命运在某个瞬间被突然扭转,那些改变我们人生的能量,就在普普通通的每一天。”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中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中那么糟糕。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的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六姊妹》这个电视剧,带给我很深的感悟,就是在看过了人间疾苦之后,仍然能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哪怕前路都是未知的飓风,我们仍然不曾失望,向着光的方向前行。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