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我是不愿意看恐怖片的,因为胆子小……但是一加上“喜剧”后,感觉就截然不同了,诡才之道》(原名《鬼才之道》)便是这样一部既吓人又好笑还暖心的电影。

看完此片后,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它评分一路走高,即便没有那么优秀,也依然很有观众缘:笑点紧贴设定,新鲜、自然且到位,让人在发笑的同时亦能感到巧妙,同时主题温情感人,影片再次剑指生活中常见的“存在感焦虑”,用死鬼的经历告诉大家,普普通通的也没啥不好。

见鬼,怎么死了还要卷啊?!-风君娱乐新闻

下面,我就上述两点分开来说【剧透预警】。

先来讲笑点部分,《诡才之道》最突出的优点,是基于对中式传统恐怖片/鬼片的范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与解构,通俗点来说,便是“用阴间的鬼,整阳间的活”。

在这个世界里,鬼吓人几乎不再是出于生前怨念,而是为了KPI和业绩,你能看到鬼委会、娱乐圈、网红圈等一切现实世界里的职场魔咒和流量战争,但因为装了“鬼界”这个新瓶,原本的旧酒还真的有了全新的甘甜。

像金鬼奖、名鬼会客室、吓人直播这些还只是表面上的笑料,我最佩服《诡才之道》的,是它把这种原则的反写落实到了方方面面。

见鬼,怎么死了还要卷啊?!-风君娱乐新闻

比如新晋鬼界天后杰西卡代言的面部补水液,就是正儿八经微调过后的血水,又比如像“阴魂不散、音容宛在”之类在阳间不吉利的或者用在死人身上的词,在鬼界直接成了标志性slogan般的祝福语。

《诡才之道》名义上是恐怖片,实际上却处处在掘恐怖片的根:恐怖片里最常用的JUMP SCARE,被处理成了出糗或侥幸的表演;非人类的肢体动作,背后是连鬼都要喊苦的刻苦训练;前脚还在吓人的鬼,后脚就可能因为绩效太差而被当成“冗鬼”淘汰消失……

你甚至还能在片子里看到一些对现实世界的反讽——传统鬼故事中往往以女鬼居多,这是因为千百年来女性更容易遭受各种不公正对待(也更容易吓人和博取同情),并且她们通常缺乏对抗的能力,死后往往怨气更重,结果到了影片中的鬼界,这反而成了她们的优势,死得越惨、怨念越深,就越有爆红的条件,寻常普男、帅男就只能靠边站了。

在此大前提下,《诡才之道》选用王净饰演的卓晓雷(艺名“同学”)当主角,就显得特别好玩,因为她实在太平庸了。

见鬼,怎么死了还要卷啊?!-风君娱乐新闻

王净偏柔和的长相原本就缺乏侵略性,影片进一步放大了这种“平”,用穿着、妆造、仪态以及台词等各种办法塑造出了卓晓雷的平庸无奇。

如果在人间,我们取笑这样一个普通女孩或许会显得缺德……可在以吓人为绩效指标的鬼界,我们要是再不笑话这样一个毫无特色的孤魂野鬼,就显得不礼貌了,《诡才之道》中相当一部分笑料,就源自卓晓雷实在不像个能吓人的鬼。

伴随着这些好笑的内容,接下去就该聊聊影片不那么好笑的内核了。

谁能想到,人生前要为“被看见”、“被记住”、“功成名就”等奔波劳碌,等死后做鬼了还要为这些东西卷到半死不活?那份始终挥之不去的生存焦虑感,正是《诡才之道》试图讨论与把玩的重点。

见鬼,怎么死了还要卷啊?!-风君娱乐新闻

例如张榕容饰演的凯萨琳,她靠着对心爱男人的怨恨达成了“旺来温泉大饭店”414号房闹鬼传说,但从凯萨琳去偷偷看望对方的行为来看,她心底其实早已放下了,只不过为了维持在鬼界名利场的风光体面,她才一次次强迫自己“满血上场”,直至慢慢过气。

更典型的自然是主角卓晓雷,她“干啥啥不行”的平庸人设,典型到了都快有些不同凡响了……

无论生前还是死后,她都是“名利体系”下的炮灰和耗材。

家人们当然是爱她的,但父亲为了鼓励她而自制的奖状,却成了禁锢她的枷锁,卓晓雷一直生活在优秀姐姐的阴影下,最后被装满姐姐奖杯的柜子砸死,成为了片中最啼笑皆非的讽刺;本以为死后可以放松些了,但为了不彻底消失,卓晓雷又不得不再去努力练习同样不擅长的吓人,意外获得成功,还是靠凯萨琳踹她跳楼的……

见鬼,怎么死了还要卷啊?!-风君娱乐新闻

所以,我很喜欢影片结尾那场高潮戏,卓晓雷终于鼓起勇气跳楼了,结果落地位置又出现了偏差,她满身是血、颤颤巍巍地起身后,那句“为什么我连跳楼都跳不好啊!”顺利抵达了情绪最高点。

不仅是因为“同学”在好笑又好怕的氛围下,又一次歪打正着吓到了人,更是因为在此时此刻,一直以来都在内化自我的卓晓雷总算有了一次向外释放的机会,在这一刻,她是最真实、最没有负担的自己。

近些年来,批判与反思东亚家庭社会太内卷、太功利化的作品屡见不鲜,先不论这种观点正确与否,至少从观众们的普遍反馈来看,大家还是比较买账的,这说明相关探讨和改善确实有存在的价值。

所以我也很喜欢那场高潮戏的收尾,Makoto、凯萨琳、卡密拉、柯国隆一家子都换上带血的水手服去追着卓晓雷一起吓人去了——没有观众了怎么样,不被看到又如何,开心自得不就好了吗?

见鬼,怎么死了还要卷啊?!-风君娱乐新闻

Makoto那句话说得好:当鬼最大的好处,就是你不用在意他人的眼光了。

对于早就接受了自己是个废物的我来说,能看到《诡才之道》这样一部公开与自己握手致意的电影十分舒服,这种自洽的心态当然不是恒久稳定的,只要还没有彻底疯癫,人就难免会陷入起伏和怀疑…….

可至少在这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可以在笑声中放下所有期待和焦虑,轻松得互道一声“你好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