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视剧里的《亮剑》,是热血,是豪气,是意大利炮的轰鸣,是李云龙一句“跟老子亮剑”的气势。可原著里的《亮剑》,是沉重的,是悲凉的,是一个时代的浪潮翻涌而来,最终把所有人吞没。
李云龙死了,第二天夜里,田雨割腕自尽,血流了一地。她的遗物里,只有一张信纸,歪歪扭扭地写着一首南宋词人的《临江仙》。
她为什么要走?她明明可以活下去。牢狱的日子再难熬,也能盼来天光。可她不等了,李云龙走了,她也走了。
这不是简单的殉情,更不是单纯的绝望。如果没有看过原著,恐怕没人能真正明白,她到底是因为什么走的。
一滴血换来一生的牵绊
李云龙第一次见田雨,是在野战医院,他身受重伤,命悬一线。医院血库告急,他的战友里,只有三个人能献血,但都不够。
田雨是O型血,她献了400毫升。那时候,她和李云龙还毫无瓜葛,可这一袋血,像是一根红线,把他们的命系在了一起。
李云龙醒了,第一眼看到田雨,心里就有了念头。后来,他开始追她,直接又热烈。田雨的心也慢慢被他点燃,直到她写下那首《我侬词》:“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婚后,两人磕磕碰碰,争吵不断,文化、性格、习惯,哪一条都不相配。可最终,他们还是走到了一起,像是命中注定。
可谁又能想到,这场婚姻的起点,是一袋血,而终点,依然是血。
李云龙的死,是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
他曾经是战场上最锋利的刀,可刀锋太锐,迟早会伤人,也迟早会被折断。他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昔日的兄弟死的死,抓的抓,他知道自己迟早也会迎来这一刻。
当他举枪自尽,马天生挖出那颗变形的子弹,脸色发白,眼里有泪。
田雨得知消息,沉默了很久,然后回到牢房,拿起刀片,划开了自己的手腕。血流了一地,她静静地躺着,像是睡着了一样。
所有人都说,她完全可以活下去,可他们不明白,她活着的意义,早就和李云龙绑在了一起。
她曾经说过:“老李,如果有一天你不在了,我绝不独活于世。”
她没有食言。
她的结局,一早就藏在故事的细节里
这不是冲动,不是意气用事,而是她早就决定的结局。
新婚那夜,她写下《我侬词》,从那一刻起,她的生命就和李云龙捏成了一块泥,谁也分不开。
李云龙死前最后一次见她,她对他说:“我不后悔嫁给你。”她已经做好了准备,等他走,她也不会留。
最后,她留下的那首《临江仙》,更像是一封诀别信。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她的一生,从遇到李云龙那天起,就已经决定了结局。
李云龙死了,她也走了。不是因为她惧怕未来,而是因为,她的未来,早就和李云龙一起,埋在了时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