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渊突然战死让曹操始料未及,本来汉中局势一片大好,刘备连战连败,为何形势却急转直下呢?
原来就在曹仁平定宛城之乱的同时,刘备突然变招,打了夏侯渊一个措手不及,而这正是整场大战的转折点。
219年春天,刘备带领主力部队南下,渡过沔水后,通过一条小路翻越米仓山,出其不意地插入汉中盆地,出现在夏侯渊大军的左翼。
同时命高详率少量兵力留守阳平关,目的应该是维持己方粮道的畅通。
这一举动让夏侯渊大吃一惊,他从未预料到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在阳平关以西的山区地带,沔水河谷的南岸是非常险峻的,直到今天都没有大路可走,因此金牛道是修筑在稍微平缓一些的北岸的,而今天的108国道京昆线同样是位于北岸。
这就是之前夏侯渊对南线没有加强防守的主要原因,正常情况下大军不太可能以这个方式突入汉中盆地。
不过有一点他没想到,那就是刘备的军队中有不少巴蜀当地人,他们比中原人更加擅长山地作战。
另外,张飞在这方面经验也很丰富,当初击败张郃的瓦口之战他就采用了类似的方式。
因此这才把夏侯渊眼中的不可能变为了可能。
刘备大军在杀出米仓山后最终驻扎在汉中盆地西南角的定军山。
定军山是米仓山支脉,由十二座山峰组成,诸峰一字排开,延绵二十余里,因此也称为“十二连珠”,其中最高的第三座山峰就是定军山。
而定军山北部由于独特的地质构造,完全没有丘陵地带,是一片广阔的平原,直抵沔水南岸,而这也是刘备为夏侯渊预设好的战场。
夏侯渊作战勇不可当,从不会胆怯。按照他的性格,一旦得知刘备已经占据定军山,就一定会率军来争。
定军山是这一带的制高点,易守难攻,按照孙子兵法的说法,这叫险形。
另一方面,刘备大军翻越米仓山小路而来,进易退难,所以这也可以算是挂形。
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孙子兵法地形第十)
也就是说,定军山为一个既是险形又是挂形的地点。
对于险形,就要先占据制高点以逸待劳;而对于挂形,必须出其不意一击制胜。
刘备此次抢占定军山的行动,可谓深得兵法之要,一举扭转了之前的不利局面。
那么策划这次行动的究竟是谁呢?这一点史料中的记载略有些混乱,让我们大概梳理一下。
按曹操的观点,似乎是以法正为主,他认为刘备没有这个本事。
而按照裴松之的注解,他又觉得这是曹操打了败仗所以故意嘴硬,刘备作为一代雄主肯定也不是吃素的,只不过是法正先提出来罢了。
除此之外,按照黄权传记的说法,他也在其中出谋划策,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历史中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罗生门,现在我们就来试着探究一下真相。
首先曹操说刘备身后肯定是有高人指点,这一点是大体没错的,他本人的军事指挥能力确实平庸。比如后来夷陵之战期间命黄权分兵江北就是个昏招,而之前下辩之战中叫张飞分兵固山同样是一大败笔,这两次都可以确定是刘备指挥的。
不过这倒不是说裴松之的观点就没有道理了,因为他所说刘备具备这个能力,指的是大战略层面,而不是具体的战术层面。
也就是说,裴松之认为法正提出的汉中三策是刘备肯定能想到的,而并不是指抢占定军山这件事。
而曹操应该具体指的是法正在定军山之战中的表现,双方所指或许不太一样,因此这并不矛盾。
至于黄权,他本身也具有相当高的军事水平,对于汉中的重要意义他就和法正有类似的理解,而且之前夺回巴西也是他的谋划。
但这也不能说明是黄权独自为刘备谋划全局的。当时黄权的官职是护军,护军是有统率军队的权力的。在同一时间段,曹真就以征蜀护军之职领兵出战,而之前刘璋也命李严为护军率兵在绵竹抵抗刘备。
由此可见,黄权除了出谋划策以外,在刘备手下还有一定的兵权,《三国志》说“皆权本谋”,或许是指他深度参与了汉中之战的全过程,但并未说就是他一人之功。
刘备手下应该是有一支参谋团队的,法正和黄权都是其中的主要成员。或许在定军山之战的临场指挥中,法正占主导作用,但整个作战计划的制定,应该是参谋团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并非出自某一人。
不过在刘备大军屯兵定军山的同时,《三国志》中又出现了奇怪的记载,说刘备同时还驻扎在兴势,而且这还并非孤证,在刘备和法正的传记中都有同样的记载。
二十四年,先主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於定军、兴势作营。(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第七)
二十四年春,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於定军兴势作营。(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第二)
这个兴势莫非是指的兴势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种可能性。
兴势山其实并不在定军山附近,而远在二百多里之外的汉中盆地东北部(今陕西洋县北),和定军山几乎是一个对角线。它扼守着傥骆道和子午道的南端出口,后来王平就是在这里击退曹爽大军的。
那么刘备为何要分兵去占据兴势山呢,难道是打算阻挡曹军从傥骆道或者子午道前来增援吗?
我想这种可能性太低了,因为当时褒斜栈道已经快要修复完毕了,仅仅两三个月后曹操大军就可以走褒斜道南下了,堵住东面的傥骆道和子午道并不能起到阻止曹军增援的目的,反而还会因为与主力部队脱节而被夏侯渊抄了后路。这样的安排毫无意义而且会白白折损兵力。
其实这个问题在宋代已经得到了初步解决,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直接将兴势二字去掉,说刘备只驻扎在定军山。这说明司马光也不认可刘备曾分兵于兴势山这一说法。
备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营于定军山。(资治通鉴汉纪第六十)
此外按照《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的记载,最初刘备传记是写作定军山势的,和法正传统一变成定军兴势是后来的事了,这其实很可能是古书在流传抄写中出现的讹误。
另一方面,法正传中的兴势可能指的也不是兴势山,而是在定军山大张旗鼓地筑营之意,这也与吸引夏侯渊来战的目的相吻合。
总之,这场战役从头到尾和兴势山就没什么关系。
此时夏侯渊心中也是焦急万分,之前他所做的部署都是为了针对刘备屯兵阳平关的,但现在刘备已经变招了,他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首先夏侯渊的主力驻扎在浕水以东的平原地区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甚至还有一定的危险,因为刘备主力已经到了他的侧翼,随时可能会切断他与大本营南郑之间的补给线。
另一方面,屯兵广石的张郃也失去了其原有的作用,因为他本来是为了保护大军右翼,但现在刘备肯定不会从那个方向来进攻了。
这是夏侯渊在开始独当一面后从未遇到过的严峻考验。之前的对手无论马超、韩遂,还是宋建,都是些不入流的角色,而现在面临的巨大压力对他来说还是头一次。
之前夏侯渊的连战连捷是一柄双刃剑,既给了他强大的自信,又让他失去了敬畏之心,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盲目自信是致命的。
其实此时的局势已经不是夏侯渊能够独自面对的了,他最正确的做法就是放下所谓的自尊,立即退回南郑,并保护好褒谷口的安全,等待曹操支援。
毕竟刘备是倾囊而出,选择暂避锋芒的话曹操也会理解他的,到时候双方就是拼消耗了,这要稳妥得多。
不过骄傲的夏侯渊肯定不会采用这么保守的策略。
当然稍微激进一点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因为刘备主力已经转移到定军山了,那么阳平关自然空虚,此时夏侯渊可以尝试一下突袭阳平关,一旦成功的话就可以威胁到刘备的粮道,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阳平关是不能丢的,而现在刘备在沔水南岸,要回援并不容易,那样的话左右为难的就是刘备了。
事实上这种策略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因为后来曹真只率了一支偏师就击败了阳平关的高详,夏侯渊完全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如果是之前那个有勇有谋的夏侯渊,这种围魏救赵之计一定是信手拈来,几年前在略阳一带击败韩遂时就是这么打的。
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面对强敌之时冷静下来,反而会在重压下使出昏招,夏侯渊就是这样,他已经逐渐丧失理智了。在他看来,认为曹操既然把汉中交给自己,那就绝对不容有失。
此时他的眼中已经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性,只有一心求战,而且是一场正面对决。
敌据险形不可攻?在我夏侯渊这里没什么不可能的,我什么时候怕过!
哎,当初曹操的谆谆告诫全部抛在脑后了。“为将当有怯弱时”,金玉良言啊!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先撤,这一点也不丢人。曹操就是怕他一冲动把自己搭进去,果然一语成谶。
夏侯渊很快做出了新的部署,他率领主力部队南渡沔水来与刘备争夺定军山,驻扎在定军山北侧的平原上。
山北水南为阴,此时夏侯渊所处的地形也极为不利。
兵法有言:军贵阳而贱阴。处于大山北侧阳光便会被山势所阻挡,此时仰望山顶上的敌军大营,一股泰山压顶之感立刻就会扑面而来,这在气势上就已经输了。
刘备居高阳严阵以待,夏侯渊却终日处于对方的阴影下,焉有不败之理?他已经一步一步走上了绝路。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当你发现始终被对手牵着鼻子走的时候,就一定要万分警惕了,否则很快会栽大跟头。
虽然夏侯渊的鲁莽决定让他已经濒临失败,但作为大军主帅,即使战败的话个人生命安全还是大概率可以保障的。然而他在进入战场后,做出的部署则更加糟糕。
双方对阵于定军山北麓,因此夏侯渊阵地的南侧防线是主要交战地点,他亲自负责南侧的防务,而张郃已经从广石撤回,夏侯渊命他负责东侧的防守,作用就是保护粮道。
可惜理想和现实往往有很大差异,这个看似稳妥的布置最终为夏侯渊之死埋下了伏笔。
219年正月,双方在定军山展开对峙。
夏侯渊屯兵定军山北,其用意应该只是做出寸土不让的姿态,但他心里明白,想把刘备赶出汉中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双方兵力相当,但对方占据了地利,强行进攻肯定难以奏效,因此他的目的应该就是把刘备堵在定军山,同时等待增援。
夏侯渊在大本营之南修建了鹿角等防御工事,由他负责防守,而东面的防御则由张郃负责。
这看似是个合理的安排,夏侯渊负责抵挡刘备的进攻,张郃负责保护侧翼补给线。
不过这中间有个大问题,那就是兵力的分散。
两方交战,本来实力相当,但一方兵分多路,另一方却合兵一处,以众击寡岂有不胜之理?
这个道理并不复杂,按毛主席的话说叫做: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按努尔哈赤的话说叫做: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在战争中一定要掌握主动,如果节奏已经被对手控制了,无论怎么应对都是被动的话,那就该立即撤退,否则就要大祸临头了。
因为在对方掌握战场节奏后,你只能被对手牵着鼻子走,只能疲于奔命或者处处设防。
如果被四处调动,疲于奔命,很快大军的士气和体力就会被消磨干净。
如果不愿意被调动而处处设防,则不免被迫分散兵力,从而被优势敌人各个击破。左右都是个死。
夏侯渊现在就面临着这个困境,正面防线要防守,补给线也要防守。由于他根本不知道刘备的作战计划,因此只能处处设防,结果处处兵力不足。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孙子兵法虚实第六)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第一是夏侯渊在全局上落入了被动,第二就是刘备占据了制高点,可以清楚看到夏侯渊的部署,从而制定相应战术,而夏侯渊则是两眼一抹黑。
很快刘备就出手了,他的策略是个连环计,夏侯渊有大麻烦了。
一天夜里,刘备突然派兵杀下山去,在夏侯渊防线外围大肆放火,无论是东侧还是南侧的鹿角都被点燃。
由于是夜间的突袭,夏侯渊不知道对方究竟来了多少人,也不知道对方是发动总攻还是骚扰,因此只能以不变应万变,按原计划让张郃防守东线,他负责南线。
到这里为止都算是正常应对,没什么问题,可是接下来夏侯渊却做出了一个奇怪的举动,他带去南侧防线的只是一支规模很小的部队。
规模有多小呢?按照曹操《军策令》的记载这支部队只有区区四百人。
除此之外,夏侯渊的南侧外围防线距离大本营有十五里之远。
鹿角去本营十五里,渊将四百兵行鹿角。(军策令)
当然十五里这个说法夸张了,因为从定军山北麓到沔水南岸的距离根本没那么远,即使夏侯渊大营就位于沔水岸边的话,距离最多也就是七八里。
不过这个距离也不算很近了,夏侯渊只带了这么一点军队,且并不是去跟前增援,反而跑出将近十里,和大本营已经脱节了。
他到底想干什么?要知道南面防线可是正面刘备大军的,他就不怕遭到突袭吗?
我们从上帝视角来看,他这绝对是自杀行为,但当局者迷的夏侯渊却不知道这些,他应该也有自己的考虑。
最初刘备虽然派人在防线外围四处放火,制造混乱,但这并非只是骚扰,很快他就派出精兵猛攻张郃把守的位于走马谷的东侧防线。
这一次刘备进攻强度非常大,因为张郃很快要顶不住了。
备挑郃战,郃军不利。( 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第九)
之前在广石,张郃顺利顶住了刘备万余精兵的轮番猛攻,这说明张郃所部战斗力很强。
但是这次张郃却落入下风,在夏侯渊看来,肯定是刘备在东线投入了主力,势必要一举截断他的补给线。由于危机就在眼前,夏侯渊也不可能先知先觉地判断出这其实是佯攻。
因此夏侯渊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分出一半兵力支援张郃。不过这样虽然缓解了张郃的压力,但却导致兵力被进一步分散。
另一方面,在夏侯渊已经做出刘备主攻方向是东线的判断后,那么理所应当就会认定对方在南线是佯攻,毕竟双方实力相近,刘备也不可能全线都在重点进攻,这才是他敢于以少量兵力赶往南面防线的原因。
可能有读者会有这种疑问,因为夏侯渊派去增援张郃的只有一半人,他完全可以带另一半人去南面防守。
这种想法看似理所应当,但实际上也是在上帝视角下才会给出的方案,首先夏侯渊大营距离南侧防线外围鹿角很远,这将近十里的路程,怎么也要一个半到两个小时,部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往返于两地进行相互支援。
如今夏侯渊处处布防的恶果已经完全显示出来了,他的部队已经开始相互脱节了。
如果单单为了去修补南面的鹿角就倾巢而出的话,那大本营就会陷入空虚,夏侯渊冒不起这个风险。
东侧防线、南侧防线、大本营,三个地方都要防守,虽然按现在的形势刘备主攻方向应该是东线,但其他地方也不能完全不管不顾。
目前机动兵力已经严重不足,让他捉襟见肘。思来想去,夏侯渊觉得还是南侧防线的价值最低,只能把最少的兵力投向该处,毕竟大本营和补给线更重要。
既然如此,在夏侯渊看来只能自己亲自前往南线,有他本人在,或许能稍微弥补一下兵力上的不足。
最终,夏侯渊带着四百人出发,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其实夏侯渊虽然判断有误,但问题不算太大,因为即使南侧防线被攻破损失也不会很大,大不了退守大本营就是了。但他错的是亲自带兵前往。
首先夏侯渊做出这个安排的大前提就是他判断刘备在南线是佯攻,既然如此,那鹿角烧掉也无妨,反正对方也不会在这个方向投入主力,何必要着急去修呢。
即使一定要修,随便派个百人督前去就可以了,执行这样无关紧要的任务,至多一个牙门将就能胜任。
夏侯渊作为五万大军的最高统帅,却去执行低级武官的任务,这才是大错特错。
在曹操看来,大军统帅别说去修补鹿角,就是亲自冲锋陷阵都不应该。
为督帅尚不当亲战,况补鹿角乎!(军策令)
当然主帅不亲自作战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处于劣势,主帅能够身先士卒的话,确实可以激发士气创造奇迹。
当年曹操在官渡之战到了最紧要的关头时,也是亲自带五千人马上阵的。不过修补鹿角明显不属于这种情况,何况夏侯渊带的兵力连当初曹操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夏侯渊失败已经是注定的了,毕竟战场局势已经极度恶劣,但是临阵战死则是他咎由自取,若非他过于冲动,本来是没有生命危险的。主帅有大军保护,除非被对手打成围歼战,否则主帅阵亡的例子是很少见的。
总而言之,夏侯渊有两层错误,第一层是战术部署方面,第二层是临机决断方面,而战术部署方面的错误才是根本性的,直接导致他在临机决断的时候左右为难,最终铸成大错。
局势到了现在这一步,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夏侯渊寸土也不想让,否则局势一定会有所不同。
夏侯渊其实是有机会自救的,为了避免分散兵力,他必须收缩防线。
这时候南侧防线和大本营都可以放弃,集中兵力守住东侧防线,也就是定军山余脉和沔水之间那个比较狭窄的缺口处,这样才是万无一失,只不过他不愿意放弃这些地盘罢了。
夏侯渊所做的一切应对,都是基于现有的不利局势去见招拆招,可他却并没有跳出惯性思维去尝试改变局势,最终落入了死局。
魏军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山上的对手,虽然是在夜里,但鹿角却是燃烧的状态,周围并非一片漆黑,而且就在山脚下,只要夏侯渊一现身,山上肯定知道是他来了,而且只带了几百人。
苦等的良机来了,第一步声东击西已经顺利完成,到了进行第二步进行斩首行动的时候了。
冲天的烈焰照亮了山下的阵地,法正举目望去,战场上的景象一览无余,零散的魏军士卒正在忙不迭地救火,中间夏侯渊的旗号则在火光中若隐若现。
定军山顶,法正如同一位纵观全局的棋士,如今到了该落子的时候了。
强大的自信已经让他在心中对夏侯渊判了死刑,于是转身向刘备示意道:“主公,可以出击了。”
刘备微微颔首,他令旗一挥,全军如怒涛般直奔夏侯渊杀来。
望着势如猛虎的敌军,夏侯渊这才恍然大悟,上当了!
原来东线才是佯攻,目的就是把自己引过来,可到了这个时候想撤都来不及了,事到如今,除了挺身一战别无出路。
这次突击,带队的正是老将黄忠。此时锣鼓震天,喊声雷动,响彻云霄。
只见黄忠一马当先,他借着下冲的势头,转瞬间就杀到了夏侯渊的面前,根本不给他脱离战斗的机会。
本来夏侯渊带的四百人马都是他的亲卫队,是精锐中的精锐,可是在黑暗中,他们根本不知敌军来了多少人,再加上对方气势如虹,他们已经彻底胆寒了。
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斗,魏军很快溃散,一代名将夏侯渊死于乱军之中,同行的益州刺史赵颙也一并殒命。
天塌了。
夏侯渊之死对魏军来说绝对是致命的打击,数万大军处于一个小平原中,身后就是沔水,如今群龙无首之下又士气全无,怎么可能挡得住敌军的猛攻?再拖下去就要全军覆没了。
可这时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日后威震雍凉将近三十年的名将郭淮。
当然,此时的郭淮还是个初出茅庐的新人。他最初是曹丕征辟的官员,后来曹操慧眼识英才,把他调到了丞相府,此次让他作为司马随军出征,而正是这一决定挽救了几万人的命运,以至于局势没有彻底糜烂。
这段时间郭淮一直患病,无法处理军务,可现在主帅战死,而张郃闻讯后已经带着本部人马退往阳平关方向了,因此他强忍着病痛也必须要挺身而出。
现在首要问题是军中没有主心骨,士卒四散奔逃,因此当务之急就是稳定秩序。
夏侯渊为刘备所没,军丧元帅,将士失色。(三国志魏书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于是郭淮第一时间承担起收拢败兵的重任,在他的努力下,之前乱作一团的魏军很快被重新集结起来,一场全军覆没级别的大祸就这样被消弭于无形。
这时刘备也摸不清魏军的虚实,虽然击杀了对方主帅,但敌军似乎并未慌乱,黑夜中他也不敢贸然出击。结果郭淮抓住这个机会,快速率军北渡沔水,这才彻底脱离了险境。
与张郃会合后,郭淮提出让张郃暂替主帅之职,同时又找来担任督汉中军事的杜袭,让他也投了赞成票。
其实夏侯渊手下地位最高的并不是张郃,而是徐晃,他们虽都是杂号将军,但是徐晃由于之前在马鸣阁道一战中大获全胜,被曹操授予假节,地位要高于张郃。
不过徐晃目前肯定是没有在战场附近,很可能还在马鸣阁道防守陈仓道的交通线,否则史书也不会不交代他在定军山一战中的动向。
另一方面,郭淮本人资历尚浅,经验不足,再加上身患疾病,也不适合统帅大军。
因此,张郃是目前最有资格,也是在实际情况上最合适的主帅继任者。
郭淮说得有理有据,张郃也痛快地答应了,结果他一出马,军心立刻安定了下来。
第二天天亮后,刘备发现魏军已经撤到沔水北岸了,他不甘心错失给对方更大打击的机会,于是打算渡河强攻。
诸将都认为应该在岸边防守,但郭淮表示反对。他认为目前己方新失主帅,在士气方面落了下风,此时交战不仅讨不到便宜反而会向敌人示弱。因此不如继续向北退一段距离,做出放任刘备渡河的假象,只要刘备敢渡河,那就击其半渡。
见到郭淮的部署后,刘备怀疑有诈,于是放弃了渡河北上的打算。
曹操听闻这个噩耗后也是感到痛心疾首,他对夏侯渊进行了斥责,真的是恨铁不成钢啊,当初那些话全白说了。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了安定军心,之前的失败就推到夏侯渊身上吧,将士无错。
现在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郭淮和张郃暂时稳住了局势,不至于彻底崩溃,曹操对他们大加赞赏,授予张郃假节。
虽然曹操主要嘉奖了张郃,但是这次大军能够保全下来,还是得归功于郭淮的沉着冷静。
要知道张郃自己并没有主动承担责任的觉悟,而是单独带队返回了。
当然这也不全怪他,毕竟他没在大本营,不了解具体情况,听说夏侯渊战死后很可能会顺理成章地以为大本营已经被攻陷了,谁能想到夏侯渊是自己出去送死呢?而在大营养病的郭淮却是了解实际情况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要不是郭淮挺身而出的话,至少留守大本营的一半兵力将会被歼灭,这个是跑不了的。
另一方面,若没有听从郭淮接下来的安排,第二天士气低落的魏军能否在沔水岸边挡住刘备的猛攻也难说得很。
这样一来,魏军又回到了之前双方在阳平关鏖战时期的位置,只不过现在变成了两军隔着沔水对峙。
之前曹操还在长安犹豫到底要支援汉中还是荆州,这下夏侯渊战死,他倒是不用犹豫了。
这时候褒斜道已经恢复畅通,219年三月份,曹操亲率大军从长安南下增援前线,汉中大战进入了最后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