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在离开洛阳之前,还不忘在东汉百官百姓面前特意为自己炒作一番,赚足天下人的人气,挣得一大票忠实粉丝。伴随着袁绍出走,门阀争夺最高权力的斗争随之陷入低谷。然而,在戒备森严的宫禁之中的宴席上,袁绍敢在无一兵一卒情况下,公然因废立皇帝之国家大事与董卓拔刀相向,给世人留下一个有胆有识有德有才“大汉忠臣”的光辉形象,成为东汉有志青年的偶像,正义的风向标,成为袁氏家族新一代的领军人物,为今后能在汉末一度拥有四州之地,成为最为强大的割据势力奠定了基础。
董卓刚进洛阳,为在京城站稳脚跟,做了三件事,即一是进京时只带三千步骑,兵少难以服众,就玩起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妙计,即派兵士潜出城门,次日高举旌鼓,浩浩汤汤开进洛阳,给洛阳官民一个错觉,董卓的兵马数不胜数;二是接管何进、何苗的部曲,含北军、西园军,让袁绍、袁术成了光杆司令;三是重金收买吕布,谋杀丁原,兼并并州军。将洛阳的兵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董卓就敢在洛阳横行霸道、为所欲为。
可是董卓还有两件事要做,即一是废少帝和何太后,改立刘协。这样就可完全控制皇帝,还可彻底根除外戚势力;二是收买世家大族和官僚士大夫的心,保障王朝正常运行。
可在废立皇帝这件关乎国家大事就进行不下去,先是遭到手中有兵又有猛将的金执吾丁原反对,再是受到全天下文宗和士大夫的代表人物卢植质疑,最后又被世家大族新生人物袁绍当场拔剑争锋相对。虽朝中胆敢反对董卓的两位大臣都没有好下场,丁原被杀,卢植被罢官。可就在朝中元老无人敢反对的情况下,年轻的中军校尉袁绍却站了出来,向董卓发出“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的亮剑勇气和气魄,并直接在筵上与董卓对敌。
袁绍敢如此有恃无恐向董卓亮剑,是因为他有两个条件可倚仗及最直接利益驱使。
袁绍硬刚董卓的底气
即其一,显赫的家世。袁绍虽是庶出又是嗣子,但毕竟是“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汝南袁家的子孙。父亲袁逢是司徒、叔叔袁隗是太傅,东汉第一世家。甚至连董卓都是袁氏故吏,早年曾被司徒袁隗征辟为属吏。如杀了袁绍,就会出现人心不稳,朝政不安,同样董卓也会落下不仁不义之恶名,根本收买不了世家大族和官僚士大夫的心,更没办法保障王朝的正常运行。
其二,袁绍与董卓有私交。两者都是东汉政治利益集团里除外戚和宦官以外利益集团的中央和地方代表人物,形成中央与地方互为犄角,并有一整套心照不宣的利益瓜分标准。袁绍谋诛宦官时,召集外兵入京,远离洛阳的董卓却能及时赶到。可见袁绍提早将消息透露给董卓。凭借袁绍和董卓两人的关系,董卓再怎么暴戾恣睢,也不好意思痛下杀手,更何况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斩杀袁绍。
最为重要就是利益驱使。汉少帝是何进和袁绍共同拥立。正因为拥立之功,袁绍才从司隶校尉晋升为中军校尉。此时何进死了、十常侍没了,袁绍成为唯一一个与汉少帝有最直接利益关联的官员,并与少帝形成唇亡齿寒,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一旦少帝被废,袁绍的拥立之功就随之消失。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登基,封存官授爵,更换股肱之臣是一种不成文的规矩。袁绍自然见过这等司空见惯的事。
基于利益,袁绍不得不站出来反对董卓,拿命跟东汉王朝的命运赌一把。否则汉少帝被废,东汉最高权利自然与袁绍无缘,而自己早晚被新帝及新权贵边缘化。
笔者按:有恃无恐,指有所依杖而毫不害怕,或毫无顾忌。为争夺东汉帝国最高权力或作为汉少帝最坚定拥立者,在无人敢反对董卓废帝的情况下,年轻的中军中尉袁绍大义凛然地站出来与董卓亮剑争锋。袁绍公开反对董卓,损失只是小小的中军校尉一职,换来确是诸侯联军盟主的显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