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三回和第四回讲到,董卓进京后控制朝政,干了一系列伤天害理的事,第一件就是废立皇帝,当时董卓认为汉少帝刘辨昏庸暗弱,准备效仿伊尹、霍光的故事,以辅政大臣名义行废立皇帝之事,准备废除汉少帝刘辨,而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当董卓把这个意见和袁绍说了之后,袁绍不同意,董卓就很生气的说道:天下事的决定权在我,我今天一定要做,谁敢不从我,难道你袁绍看我董卓的剑不锋利吗?
董卓
谁知袁绍也当场拔出佩剑,愤怒的说:你的剑锋利,难道我袁绍的剑就不锋利吗?当场与董卓对峙,之后袁绍便离去,将官印挂在让前,逃离洛阳投奔冀州去了。
之后,董卓行废立之事,有一个叫丁管的尚书,因不服董卓,被董卓斩杀。不久,董卓又派人毒杀了何太后与被废皇帝刘辨,董卓成功废立皇帝后,开始在朝廷专权,每夜入宫奸淫宫女,夜宿龙床。
一日,董卓带军出城,来到阳城这个地方,当地的人正好在赶二月集会,董卓命令士兵围住所有人,将所有男人全部斩杀,割其首级,女人及财物全部带回城内,对内谎称作战胜利归来,然后放火焚烧首级,董卓是无恶不作。
曹操
董卓的行为引起天下人的不满,一天越骑校尉伍孚向董卓汇报工作,完了以后董卓送伍孚出来,刚到门口,伍孚拔出随身携带的短刀刺向董卓,但没有成功,被董卓呼喊手下斩杀。从这之后,董卓到哪里都带着不少卫士相随。
逃到冀州的袁绍听说了董卓的暴行后,写信给王允,说是袁绍在外召集诸侯讨伐董卓,请王允在朝廷内部想办法,因此王允就召集了一批人,这其中就有曹操,曹操向王允借了一把七宝刀,借着董卓的信任,准备去刺杀董卓。
袁绍
曹操亲自来到董卓的府上,当时吕布在旁边,而董卓正好唤吕布出去牵马,曹操站在一边继续与董卓对话,董卓半躺在床上背对着曹操,这时曹操准备拔出七宝刀行刺,董卓刚好转过头来,而吕布也走到门口,曹操当即跪下,为避免被董卓以行刺为名杀害,曹操就将七宝刀以献刀名义献给董卓,说完曹操立即骑着马逃走,这就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准备行刺董卓的情节。
事实上真正的历史与《三国演义》是有些区别的,正史中,曹操没有行刺董卓的情节,而行刺董卓的只有伍孚。
汉末忠臣说伍孚,冲天豪气世间无。朝堂杀贼名犹在,万古堪称大丈夫。这首后世的诗,就是说的伍孚行刺董卓的事,而正史中,对于此事也有记载。
三国董卓
《三国志》和《后汉书》都有记载伍孚刺杀董卓的情节。
《三国志》:孚着小铠,于朝服里挟佩刀见卓,欲伺便刺杀之。语阕辞去,卓送至合中,孚因出刀刺之。卓多力,退却不中,即收孚。
《后汉书》:忿卓凶毒,志手刃之,乃朝服怀佩刀以见卓。孚语毕辞去,卓起送至合,以手抚其背,孚因出刀刺之,不中。卓自奋得免,急呼左右执杀之。
说的都是伍孚刺杀董卓的情节,伍孚是豫州汝南郡吴房(今河南遂平)人,大将军何进征僻伍孚入朝为官,官至侍中、河南尹、越骑校尉,何进死后,其手下大部分人都投靠了董卓,伍孚也不例外。
伍孚
伍孚因为不满董卓的倒行逆施,而借汇报工作之际准备刺杀董卓,伍孚穿着官服,在衣服内藏着短刀,准备侍机刺杀董卓,在汇报工作结束后,董卓送伍孚到门口,董卓用手抚丰伍孚的背,这里伍孚掏出短刀刺向董卓,没有刺中,董卓呼喊护卫斩杀了伍孚,一代忠臣伍孚就这样死在董卓手中。
另外,要说明的是《三国演义》中说的尚书丁管,这个人在正史中是不存在的。
还有袁绍在正史也没有拔刀怒对董卓,而是拿着佩刀向董卓作揖后离去。
袁绍
《三国志》中是这样记载袁绍对董卓废立之事的回应:董卓呼绍,议欲废帝,立陈留王。是时绍叔父隗为太傅,绍伪许之,曰:“此大事,出当与太傅议。”卓曰:“刘氏种不足复遗。”绍不应,横刀长揖而去。
意思是:董卓来找袁绍,商量废掉汉少帝刘辩,另立九岁的陈留王为皇帝。此时袁绍的叔父袁隗为朝中太傅,袁绍假装同意,对董卓说:另立新君乃国家大事,让我回头找太傅商量一下。董卓不高兴,蛮横地说:刘氏江山摇摇欲坠,刘家的种也不足以再保存下去了。袁绍没有说话,拿着佩刀向董卓作揖后离去。
袁绍的这个动作可与《三国演义》中完全不一样,《三国演义》中的袁绍对董卓的反应是相当的英雄,横眉怒对,针锋相对。而在正史中,袁绍的表现则圆滑的多,没有与董卓产生直接的矛盾的冲突,也没有拔出佩刀,而是把刀横着拿在手中向董卓作揖后离去,这是有本质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