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淹七军,是三国时代“襄樊大战”中的一场经典战役,也是历史上“以水代兵”的典范战役。在这一战中,魏国名将于禁所率救援樊城的数万大军,被荆州地界的秋季大雨所造成的洪水所困,几乎是瞬间就崩溃失败,全军覆没。而作为蜀汉一方的指挥将领关羽,也凭借着这一战的巧胜,而威名赫赫,攀上了个人名声的顶峰。
客观来说,水淹七军这一战,是刘备军面对曹军的第一次酣畅大胜,而且胜得是非常彻底,非常淋漓尽致。
或许,这一战更多是借助天时地利,运气的因素也比较大。但至少反应出关羽把握战机的能力很强,可以由此肯定其军事能力(虽然不像小说中的那么夸张)。
不过,关于水淹七军这一战,最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并不是关羽的狂胜和曹军的惨败,而是关于曹军主帅于禁的“举军投降”举动。
我们知道,于禁自黄巾之乱崭露头角,前后跟随曹操共三十多年,不但严于律己、治军有方、能征善战,而且忠心耿耿、深得重用、立功无数……而且还是曹操阵营里的外姓大将之中,唯一得到过曹操“假节钺”待遇的人,足以说明曹操对他的重视,以及他对曹氏集团的忠诚。
然而,为什么到了襄樊之战这个节点上,同为败将的庞德,都能够宁死不屈,主动求斩,而于禁却选择了贪生怕死,举手投降?
关于这一点,后世人主要有三种观点:
其一:于禁是被关羽打怕了,一辈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突然遭遇这样的惨败,内心在巨大反差下奔溃,萌发了贪生怕死的想法,所以屈膝投降;
其二:于禁是假意投降,先保住大军,并保存住自己的实力,再徐图将来,之后伺机起事;
其三:于禁是因为爱护士卒,高风亮节,宁愿牺牲自己一人的名誉,挽救数万人的性命……
这几种说法是否合理呢?我们可以来一一加以分析:
首先,关于“突遭惨败,内心奔溃”的说法,完全没有任何依据,根本就是站在现代人内心脆弱的心理基础上,所胡乱推测的。要知道,古代能当大将者,都不可能是泛泛之辈,更不会是内心脆弱,不够坚韧的人。而且以曹操的眼光,如果于禁身上有这样的弱点,那么这些年来也不可能看不到。
更何况,于禁征战一生,对于胜胜败败和生生死死早已看淡,要真的是贪生怕死之辈,也不可能混到今天这种地步。
第二种说法:于禁“假意投降,伺机而动”,有意带着大量士兵投降,故意耗费关羽的军粮,并使得关羽为看管战俘而分兵分心。并为后来关羽强抢东吴粮仓,被偷袭丢荆州,埋下了伏笔……
很明显,这种说法又是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上,而作出的分析。试问,一个当了俘虏的大将,被关押在大牢的最深处严加看管,还怎么举兵造反?关羽又不是傻子,对于于禁这样重要的俘虏,怎么可能轻易给他这样的机会。
至于后来东吴偷袭荆州,断关羽后路,这都是孙权集团秘密行动的结果。而且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曹魏和蜀汉两大阵营都被成功瞒过,完全出乎所有人意料。于禁又不是神仙,不会未卜先知之术,怎么可能下如此赌注,去赌这样一个当时根本想不到的结果?
第三种说法:认为于禁是“宁背恶名,保全士卒”,他不忍心看着跟随自己很多年的将士们给自己陪葬,故而用投降的方式,来保全他们的性命。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细细分析之下也有问题。事实上,就算是于禁不投降,他的士卒们,难道就都会因此而丧命?要知道,刘备可一直都是打着“仁义之师”的旗号,之前从未有过“杀降”和“杀俘”等劣迹(其实刘备之前也几乎没打过什么胜仗)。又怎么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乱杀降兵,自毁这数十年来的道德招牌?
而且,于禁大军遭遇洪水围困,几乎是瞬间就被分割包围在各处堤坝和地势较高之处,又无舟船等准备,根本无从发号施令。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于禁基本已经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就算是真的想投降,军令也无法顺利传达。
既然,以上这三种说法都不合理,那么于禁投降关羽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事实上,真实的情况,可能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
关于于禁的“举军投降”,很可能只是蜀汉单方面宣传的结果……
是的,这种观点,很难让大多数人接受。毕竟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三国演义》上,也是这么描述的。如果说演义小说上写的东西还有可能造假,难道史书上记载的东西,也有可能是假的?
其实,史书也是人写的,哪怕是再牛逼的古代史官,也不可能事事巨细,详加考证之后,才记录在自己的竹简书帛上。更何况在古代的通讯条件下,很多事情都只能靠口口相传来传播,中间或多或少,或有意或无意,都会有些添油加醋的走样和谣传。
所以,我们对于史书上所记载的东西,也不能偏听偏信,而是要加以印证。尤其是关于史料中对各种“投降”案例的描述,这点其实是比较好印证的。
就拿《三国志》来说,记载的投降案例其实也并不少。
比如说关羽,在徐州之战中被曹军所败,迫不得已投降,而且之后被封为“汉寿亭侯”,还参加了曹袁大战等军事行动,并斩了颜良。
又比如说夏侯霸,因曹魏的政治斗争原因而向蜀汉投诚,之后跟随姜维,多次参与对魏国的战事,并且还在帐下出过谋划过策。
再比如说姜维,原为曹魏中郎将,天水郡参军,因为受到排挤和猜忌,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投降蜀汉,封当阳亭侯,征西将军。并在其后跟随诸葛亮北伐数次,更在诸葛亮星落五丈原之后,挑起了蜀汉的军事重担……
以上这些人物的投降记录,既有投降原因,又有投到敌方阵营过后的后续记载,可以加以印证,都是能够落到实处的“投降案例”。
然而,《三国志》中关于于禁投降的记载,却非常简略,仅有一个“降”字。既没有投降的过程记载,也没有投降后的所作所为记录(除了关在牢里,直到被孙权放出来)。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佐证,可以印证于禁的“投降”……
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于禁“举军投降”的真相……他更大的可能性,只是被关羽所俘虏,而并未投降。
具体的过程,很可能是这样:
于禁大军被暴雨洪水所淹,各军之间失去联系。而于禁为了联络各军,只能派出自己的心腹,乘坐仅有的几艘小船出去传令,结果被早有准备的关羽水军截住,并就此暴露了自己大本营的位置。
然后,关羽来了个擒贼先擒王,仗着自己水军之利,端掉了于禁的指挥部。长年居于北方,不擅水战更不会游泳的于禁,也就此被生擒。
接着,关羽一边继续进攻被大水围困的曹军,一边又放出话去,说你们的主帅已经投降,你们就不要再抵抗了……
毫无疑问,这样的宣传手段,是绝对有利于蜀汉一方的。这对于曹军的士气影响,甚至于对曹魏整个集团的威望打击,都是巨大的。
在两年前的阳平关,夏侯渊为黄忠所斩,曹操集团的威望就受到过极大的打击。毕竟曹操自起兵以来数十年征战,虽然有些败绩,但还从未有过核心大将战败身亡的先例(典韦只是卫队长,并非将军)。
而这一次,是又一员曹魏阵营的核心大将,在战场上陨落,而且还是“阵前投降”。这个宣传效应,又岂是两年前夏侯渊被“战场斩杀”所能及得上的?不仅如此,投降的还是一位手握曹操“假节钺”,号称曹氏集团外姓大将第一人的功勋将领,这对于曹氏集团的威信打击,可不是一丝半点……
当然,这都是来自“敌方阵营”的宣传,作为曹操集团的“我方阵营”,难道就毫无保留地相信了这些,被敌方大喇叭所广播出来的东西?
其实,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分析过,于禁这个人虽然骁勇善战,治军严谨,但是在性格上过于严肃,一本正经,凡事都以军法而至上。在曹魏阵营中,他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恨他的人也绝不在少数。不管是下属,还是同僚,都多多少少被他得罪过,结下过梁子。
尤其是曹操麾下带有雇佣兵性质的“青州军”集团,之前曾因为不受军纪,纵兵抢民而被于禁“讨伐”过,甚至被杀了不少人。
试问,在这种时候,这些以往与于禁有过节的人,是愿意冒着风险,为他辩白一番,还是愿意借此机会痛打落水狗,落井下石呢?
于是,不仅是蜀汉这边这么宣传,就连曹魏那边的大多数人,也都这么说……而于禁自己呢?他已成为关羽的阶下囚,既没有说话的权利,也有口不能辩。关于他投降关羽的“事实”,就这么真正落到“实处”来了……
正所谓“黄泥巴掉进裤裆里,不是屎都是屎”。既然蜀汉那边的宣传基调已经定了,曹魏那边大多数的人也就“信”了。
这时候,于禁就算能够出来为自己辩白,又有谁会相信呢?就算是这时候他咬舌自尽,旁人也会觉得,他这只是在投降和苟且偷生过后,又羞愧难当,用死亡来逃避谴责而已……
俗话说:众口铄金,三人成虎,一件事情只要是人人都这么说,那也就成为事实了。于是,于禁投降的故事,就这么在史书记载上落下了根。
《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记载: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记载: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
尤其是,同样当了俘虏的庞德,用自己的“誓死不降”和“引颈受戮”,来拔高了道德标杆。相形之下,于禁的“投降”举动,就显得更加卑微,正好成了庞德悲壮殉国的背景板……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也以此为据,大肆渲染了于禁投降的过程:
关公回到高阜去处,升帐而坐。群刀手押过于禁来。禁拜伏于地,乞哀请命。关公曰:
“汝怎敢抗吾?”禁曰:“上命差遣,身不由己。望君侯怜悯,誓以死报。”公绰髯笑曰:“吾杀汝,犹杀狗彘耳,空污刀斧!”令人缚送荆州大牢内监候:“待吾回,别作区处。”……
这一段“帐下乞降”的过场,各种史料都不见记载,完全是演义小说中的虚构。虽然笔墨不多,却是将于禁投降的“事实”,真正地深入了人心。
……………………………………………………………………………………
当然,上面所说的是完全是我们的推测,有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呢?
其实,我们来看看曹操在得知“于禁投降”的消息过后,所作出的反应,就可以略知一二。
据史料记载,曹操除了在众人面前埋怨过于禁之外,并没有过多责罚他,更没有罪及他的家人和亲族。这固然有曹操念及旧情,并念及于禁为他征战多年的因素。但更多的原因应该在于,曹操是完全相信于禁的忠心,知道他不会背叛自己,更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投降。不然,于禁的一家老小,可绝不会这么轻易逃脱责罚。
要知道,在中国古代的英烈文化下,战败投降的罪名等同于叛国谋反,是最大的罪过,全家问斩甚至杀九族,都没什么稀奇。
然而,曹操却并没有这样做,这说明他是明辨是非,知道于禁仅仅只是战败被俘,并没有屈膝投降。一个是客观因素,一个是主观意愿,这两者之间的性质绝对不一样。
不仅如此,就连后来的《晋书》等其他史料,也没有过多评判于禁投降关羽的事情,反而是在为他水淹七军之败而辩白(司马懿: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
………………………………………………………………………………
就此,我们应该可以为“水淹七军”之战中,于禁的表现,来作一个简单的总结。
其一:于禁确实犯了巨大的失误,没有及早去预防可能来临的危机,导致了全军覆没的结局。这点他作为军中主帅,确实罪无可恕。
其二:于禁在这一战中,当了关羽的俘虏,一世功名尽毁。他没有像庞德一样毅然求死,而是屈辱地被关在大牢中,这其中当然也不排除,有他自身贪生怕死的因素。
其三:于禁并没有投降关羽,更没有像演义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跪地屈辱乞降。关于他“举军投降”的举动,完全是蜀汉一方宣传的需要。
其四:于禁在曹魏一方得罪人多,人缘不佳,所以他失败的负面影响,被人为地无限扩大,也令他投降的传闻,被真正坐实……
为曹魏集团尽心尽力,效力了大半辈子的于禁,就这样背上了“降将”的黑锅。正所谓“烈女失贞,不如老妓从良“,即便是他之前战功累累,威名显赫,廉洁奉公,忠心耿耿,也敌不过这一战惨败的污名……曾经的功劳就这样被人无情地遗忘和忽略,只剩下甩不去的骂名,千夫指万人踩,最终只能在天下人唾骂的压力下,郁郁而终……
写到最后,我们可以用一首小诗,来概括于禁这个人物:
戎马半生战功盛,
一朝水淹宿名焚。
世人皆骂屈膝降,
黑锅背尽话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