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兴复汉室,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他把蜀汉的军政事务,不分巨细,全都包揽于一身,时人与后世,不乏有人议论他架空后主,独断专行。

李邈之死

诸葛亮死后不久,有人提议应该为他建庙,以纪念他的功绩,然而后主否决了这一提议。

三国中刘禅为什么要处死李邈(分析李邈被杀的原因)-风君娱乐新闻三国中刘禅为什么要处死李邈(分析李邈被杀的原因)-风君娱乐新闻

此时,大臣李邈嗅出了一点气味,他感觉后主刘禅对诸葛亮心怀不满已久,此时诸葛亮已死,后主肯定要对诸葛亮进行清算。于是李邈给后主上了一份《丞相亮卒上疏》,其中把诸葛亮比作西汉的大臣吕禄和霍禹,细数孔明执政时的专权和不足,认为孔明之死值得庆祝。刘禅看到李邈的上书,随即下令把李邈关进监狱,而后将其诛杀。

后主的用意

虽然诸葛亮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心,然而在他执政期间,后主大权旁落。即便孔明是一片好意,哪个皇帝愿意轻易把权力交给丞相全权处理?

刘禅对诸葛亮执政的无动于衷,要么是因为他真的是一个傻冒,对权力不感兴趣;要么是因为他品德高尚,心甘情愿把权力下放给孔明;要么便是他善于隐忍,深藏不露。

三国中刘禅为什么要处死李邈(分析李邈被杀的原因)-风君娱乐新闻三国中刘禅为什么要处死李邈(分析李邈被杀的原因)-风君娱乐新闻

从诸葛亮死后,刘禅的一系列举措来看,后主绝非傻冒。自古以来为了权力斗得人头落地的例子,比比皆是。皇权面前,骨肉亲情都是荡然无存,何况后主和孔明没有血缘关系。如果说后主的道德高尚到对孔明的执政无动于衷,笔者是不相信的。唯一的解释,后主必定是心存隐忍。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后主早就对孔明心怀不满,此时收到李邈的上书,为何反而把李邈杀了?理由很简单,诸葛亮在世期间,荆州集团的官员身居高位。虽然孔明已死,荆州集团的利益依然难以撼动。如果后主清算孔明,等于触动了荆州集团的奶酪,将会引起重大矛盾。

三国中刘禅为什么要处死李邈(分析李邈被杀的原因)-风君娱乐新闻三国中刘禅为什么要处死李邈(分析李邈被杀的原因)-风君娱乐新闻

李邈所说的孔明大权独揽,用兵过度,这些全都是后主赞同的观点,然而很多事情虽然看似说出来很中听,却是不能公开表露。李邈不懂得这个道理,没有认清局势,白白搭上了性命。如果刘禅不杀李邈,蜀汉政权就将陷入动荡。

狂徒李邈

那么李邈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狂徒。

李邈原是益州刘璋的属下,后来刘备进川,夺下了益州。李邈在刘备手下升了官,担任益州从事。

三国中刘禅为什么要处死李邈(分析李邈被杀的原因)-风君娱乐新闻三国中刘禅为什么要处死李邈(分析李邈被杀的原因)-风君娱乐新闻

有一年的正旦,刘备命令下属官员斟酒庆贺,众人都来面见刘备。李邈在众目睽睽之下,抨击刘备:“刘璋和你都是汉室宗亲,所以邀请你来相助,你却反而夺了他的领地,这是不合适的。”刘备当众下不了台,于是反问道:“既然我这样做不合适,你为何不帮助刘璋呢?”李邈的回答更加过分:“不是不敢帮,而是没有实力。”面对如此明显的叛逆言论,刘备难以容忍,正想把李邈斩首。此时诸葛亮认为刘备刚刚夺取益州,人心未稳,于是劝阻了刘备。

后来李邈担任丞相参军,成了诸葛亮的下属,一起参与北伐。第一次北伐,马谡失街亭。诸葛亮要斩马谡,以正军法。李邈故技重施,引经据典,说明不杀马谡的好处。第一次北伐因为街亭之失,功败垂成,如此大错,如果不杀马谡,难道要孔明自杀谢罪?于是诸葛亮把李邈调到了后方。

三国中刘禅为什么要处死李邈(分析李邈被杀的原因)-风君娱乐新闻三国中刘禅为什么要处死李邈(分析李邈被杀的原因)-风君娱乐新闻

李邈其人,和曹魏阵营的祢衡非常相似,特立独行,专门和领导唱反调,可谓不作死就不会死。

结语

当年刘备打算杀李邈,如果不是诸葛亮求情,早就人头落地了。然而人心隔肚皮,诸葛亮一死,人家李邈就要上疏后主,建议对孔明秋后算账。如此忘恩负义,可见李邈是一个小人。

后主虽然对孔明的执政心有不满,然而对于孔明的鞠躬尽瘁,也是看在眼里。孔明死后,荆州集团需要受到制约,然而也不能过度刺激他们的利益,尺度需要拿捏得当。

三国中刘禅为什么要处死李邈(分析李邈被杀的原因)-风君娱乐新闻三国中刘禅为什么要处死李邈(分析李邈被杀的原因)-风君娱乐新闻

如果后主真的昏庸,大可以在李邈上疏后大做文章,清算诸葛亮,然而后主非常准确地把握了形势,果断处决李邈。很多人认为后主昏庸,笔者观之,后主的政治觉悟,至少要比李邈高出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