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吕布从第三回出场,撑到了第十九回,戏份也算蛮多的了。建安三年冬,吕布白门楼殒命,随之一起赴死的还有他的首席谋士陈宫。
读《三国演义》,人们对陈宫有个普遍印象,认为他智谋高超,只是未逢明主,假如他保了刘备,那么结局就不会那么悲惨了,甚至整个三国的历史都有可能改变,但是陈宫真的有这么厉害吗?
陈宫第一次出场在第四回,身份是中牟县令。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欲逃奔老家谯郡,途经中牟县,为守关军士所获。陈宫有感于曹操忠义,乃将曹操释放,并弃官随之而去,拟共图大业,然而成皋杀人事件令陈宫看清了曹操的真面目,他自觉所托匪人,又弃曹操而去。
陈宫再次出场已经到了第十回,曹操为报父仇在徐州大肆杀戮,陈宫前来劝说,无功而返。陈宫这两次的出场并未表现出任何的智谋手段,只能说作为一代名士,心怀忠义,忧国忧民,他对曹操所讲的说辞苍白而乏力,曹操岂会从其所言?然而曹操的拒绝伤透了陈宫的心,也彻底浇灭了陈宫对曹操的最后一丝幻想,此后的陈宫是专为消灭曹操而活的。
汉献帝兴平元年,陈宫联合张邈邀请吕布入主兖州,一时间诸郡皆反。这个阶段,陈宫的实力得到了充分展现。在陈宫的设计下,曹操多次身陷险境,屡吃败仗,兖州八十个县只有鄄城、范县、东阿还是曹操的地盘,其余诸县皆支援陈宫吕布,但就是在77:3这样的形势下,陈宫一伙总是不能取得压倒性优势,最后被曹操翻盘。
与曹操争夺兖州失败后,陈宫等人前往徐州投奔刘备,却趁机占领了徐州,拿主意的人就是陈宫。曹豹被张飞鞭打之后给吕布写信,请其趁刘备外出淮南张飞酒醉之际袭取徐州,吕布还没说什么,陈宫就先讲了:“小沛原非久居之地。今徐州既有可乘之机,失此不取,悔之晚矣。”各位可以看看这句话,所谓“小沛原非久居之地”说明其蓄谋已久。受人之情而夺人之地,陈宫怎么开始学曹操了?
吕布辕门射戟之后,袁术遣使欲与吕布和亲,意在取刘备之命,此所谓疏不间亲之计,陈宫早看透此计,他不仅不说破,反劝吕布速速将女儿送走。刘备与你陈宫有何仇怨,非要置人于死地不可?后来因张飞抢吕布的马,吕布攻打小沛,刘备遣使讲和,说情愿将马匹如数奉还,只愿两家罢兵,吕布欲从,还是陈宫从中挑拨:“今不杀刘备,久后必为所害。”不错,吕布最后确实为刘备所害,但那是你害他在先,才导致他要害你,而不是人家一开始就要害你啊。这就好比说张三首先认定了李四要杀他,所以决定要先下手为强,李四被迫自卫反击,最终将张三杀死,张三临死前还自以为得计,这不有被害妄想症么?
再说陈珪陈登父子,此两人是徐州的土著豪强,陈宫不与其搞好关系,反而猜忌更重,动不动就想弄死他们,你既看出他们“其心不可测,宜善防之”,为何最后反堕其计耶?
陈宫最后一次出场是在第十九回,吕布不纳陈宫之计,最终白门楼被缚,陈宫逃跑不及,也被抓获。对于选择人们常有一种主观的意见,认为当有两个选择时,没选的那个要比选到的好,对于吕布的选择也是这样。在曹操兵围下邳期间,陈宫至少提出三条计策,吕布一个没听,最后兵败被杀,那么是不是吕布听了陈宫的计策就能反败为胜呢?恐怕也不尽然吧。
纵观陈宫从出场到结束,一没有出彩的计策,二没有远大的规划,反而喜欢算计别人,斤斤计较,一边享受着独自操控吕布的快感,一边为报复曹操而不择手段,其智力水平可算中上,其为人处世则过于刚直,临终前曹操问他:“你自认为足智多谋,今天怎么到这个地步?”陈宫答:“恨吕布不从吾言!”吕布不从你言是有原因的,你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