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考自古创业守成之令主,虽圣挺,然亦有内助焉。观长孙皇后之于唐太宗,虽夏之涂山,周之太姒,无以过之矣。太宗外有忠臣。内有贤后,天下安得不太平。”
以上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张居正在《帝鉴图说》中,对唐朝一位皇后作出的高度评价,除此之外唐仲友、李贽等等著人物都对这位皇后赞赏有加。就连乾隆这位皇帝在了解这位皇后之后,也夸赞其“尤为贤明,名垂百世、媲美周姜”。那么能够获得后世如此高的评价呢,这位女子究竟是哪一位皇后呢?
文德皇后长孙氏
文德皇后长孙氏,小字观音婢,出生于河南洛阳的鲜卑族。长孙皇后的父亲长孙晟是右骁卫将军,母亲高氏出生于王室贵族,家族身份尊贵、地位显赫,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名将之女。只可惜长孙皇后年幼丧夫,自己和哥哥长孙无忌也被赶出家门,只好投奔舅舅高士廉,不过好在高士廉对他们十分厚待。
等到长孙皇后13岁时,正值豆蔻年华的她嫁给了16岁的李世民,从此两人就开始了相知相伴,互敬互爱的一生。当时正处于隋末暴政时期,李家凭借实力异军突起,后成功入主长安,随后长孙皇后就随着丈夫李世民先后被封为秦国夫人、赵国夫人。义宁二年,李世民受封为秦王,长孙皇后受册成为秦王妃。
李世民和长孙氏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李世民作为主帅常年征战在外,长孙皇后就一直在后方打点好家中的一切大小事务,为李世民免去了后顾之忧。在玄武门之变爆发之时,身为女子的长孙皇后这一次没有选择站在李世民身后,而是勇敢地站了出来和丈夫共同面对,一起勉励将士。
最终,这一场政变以李世民的成功告终,那一年的八月八日,李世民登基,长孙皇后也在后来被正式册封为皇后。从此明君贤后,一统带领着国家走向为期22年的“贞观之治”。等到长孙皇后成为六宫之主后,诠释了什么叫做“三千宠爱在一身”,即使李世民有着很多风流韵事,但这些却始终动摇不了长孙皇后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
李世民的画像
李世民在登基不久后生了一场大病,长孙皇后对卧病在床的李世民寸步不离,凡事也都亲力亲为,甚至长孙皇后还将毒药系在腰间,表示“若有不讳,亦不独生”。不止是这一次,在往后的日子里,长孙皇后的心中都只顾念着李世民,于多次为难中生死相随,胜过千言万语。
在漫长的岁月中,长孙皇后和李世民这对恩爱夫妻一直相知相守,两个人都成为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李世民对长孙皇后有多宠爱?看看两人膝下的儿女数量和李世民的态度就一眼便知。
长孙氏和李世民的画像
长孙皇后于13岁嫁给李世民,到36岁病逝,期间的23年中,长孙皇后先后诞下了3个皇子和4个公主,一共7个子嗣。而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女,都是长孙皇后所生。李承乾是长孙皇后的嫡长子,自幼便深受李世民的宠爱,即使在后来因为谋反事败,李世民也也不愿意下旨处死这个儿子,只是将李承乾废黜。由此李承乾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位时谋反失败,却没有被皇帝依法处死,能够得以善终的皇子。
长孙皇后的次子,李泰,“宠冠诸王”,受宠程度丝毫不亚于哥哥李承乾,很多史官都曾感叹“其宠异如此”。只可惜李泰后来夺嫡被贬,而唐太宗也因“朕之爱子,实所钟心”而不忍心处死这个儿子,就将李泰降了一级爵位。只不过没多久李世民又重新晋封了李泰,可见其对李泰的宠爱程度。
唐高宗李治的画像
李治,历史上未来的唐高宗,也深受李世民的宠爱。对于自己膝下的这4个公主,李世民也非常的溺爱,即便是在长孙皇后香消玉殒之后也即便如此。俗话说得好,怜子而思母,爱母则亲其子,这些在李世民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对于长孙皇后的家人,李世民也是爱屋及乌,其中对长孙无忌的宠信更是家喻户晓的事情。对于抚养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长大的高士廉,李世民也非常的尊敬和感恩,以及长孙祥和长孙安业之间的种种,长孙皇后都铭记于心。
长孙皇后和年幼时的李治
在临终之前,长孙皇后表示“妾之本宗,慎勿处之权要,但以外戚奉朝请,则为幸矣”,字里行间都能够看出李世民对长孙一族的好。在长孙皇后逝世之后,李世民“亲临宵载,义追深远”,亲自为爱妻撰写碑文。
李世民遵从妻子的意愿,将她葬于营山之中,是为昭陵。后李世民为了缓解对长孙皇后的思念,还在皇宫之中建起了层观,终日拉着大臣站在最高处眺望长孙皇后的陵墓。只不过后来因不能只顾念亡妻而忘记了父亲,李世民选择下旨拆掉了层观,可见其对长孙皇后的深情。
教李治读书的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的一生,令多少女子为之向往和羡慕,长孙皇后是幸运的,也是令人钦佩的。她与李世民之间从少年夫妻,一直到后来的伉俪情深,期间的二十三载,两人互相扶持,互相关心和照顾。长孙皇后的生死交付和相随,深深打动了李世民的帝王心,要说这长孙皇后也是一位对自己很“狠”的女子,也正是因为她对自己的狠,赢来了她深受皇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