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颜丙燕是一个最传统的中国女性,一个京韵大鼓舞台上曾经的腕儿,一个为了家庭走下舞台,洗手作羹汤的贤内助,一个对着贫困生活坚持微笑的坚强女子。然而对于这位演员颜丙燕丈夫是谁大家都很是关心。在原著中完全只是个符号的熊太太周书真在电视剧中成了一个“颠倒众生”的人物,成为不少观众最喜爱的人物。就来了解了解演员颜丙燕丈夫是谁,看看作为金鸡影后背后的那个他究竟是什么样的演员颜丙燕丈夫是谁?在与记者的对谈中得知演员颜丙燕丈夫是谁,被网友称为“最低调的金鸡影后”颜丙燕讲述了她对这个角色的感悟。创作中,编剧写一集,颜丙燕看一集,大家探讨一集。从夫妻情感,到个人气质,到生活心态,到最后的爆发,每一个点,颜丙燕都细腻深入地研读,她用个人的理解和演绎,让周书真这个小人物,落到实处,有血有肉,充满生活质感。很甘心:快乐的井底之蛙对周书真的一切甘心,颜丙燕有自己细致的解读:“她以前是个大鼓舞台上的腕儿,但她再有名,那时候这个职业说到底是下九流,取悦人的,是颠沛流离的状态。当有一个男人说嫁给我吧、我养你的时候,她很幸福,尤其是这个男人又是她喜欢的。所以她很知足,她做起家庭主妇,给他洗衣做饭。哪怕生活很拮据,她其实还是很快乐的。只要家人在一起,没有吃喝她都能忍。她也有小牢骚,不多,比如家里以前也都是红木家具,一件一件当掉了,但她会一直给丈夫面子。在关键时候她还是立刻当掉最后一件体面的衣服,换一碗炸酱面招待人。他们从小一起,这种生活积累起来就很实。她是个很传统的女人。也正是有这样的妻子,熊阔海才能安心有精力去做革命工作。这部戏反映的是普遍基层的特工人员,他们的心理状态没有那么紧张,他要融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有工作,有家庭,否则贼眉鼠眼地走在街上早被人抓走了。这种生活的常态观众可能不适应。其实,这个更有真实感。”在这个戏里周书真是唯一没有保护色的女人,是唯一不被时代扭曲的女人。她和其他角色的区别就是他们在外面单打独斗,都很孤独,内心寂寞。只有她,她有家庭,有支柱,在她心中男人是天,所以她不需要保护色。颜丙燕说,这种生活的局限反而让她有简单的快乐:“某种程度上她是一个井底之蛙,没有太多欲望,其实人看得多了,想要的东西多了,心态就会不平衡不快乐。周书真的心态一直是很满足的。无欲则刚。”不完美:有鸡毛蒜皮才贴近人心颜丙燕和张嘉译合作过好几部戏,但《借枪》是他们聊得最多、挖得最深的一部。他们塑造了最和谐的夫妻情感:“周书真的内心强大,力量来自于她对丈夫,对这个家的爱。这是支撑她的一切。熊阔海在她面前就像个孩子一样,无论他在外面怎么样,在妻子面前是很放松的,他很依赖这个女人。他们两个人又是互相支撑的,在思想和心理上相互支撑。她非常了解这个男人,信任他,知道他蹦不出格儿。”让一个生活在贫困之中的女子有一种超脱于生活的高贵气质,这是周书真让人最为刮目相看的地方。颜丙燕解读,这种气质来源于她的心劲儿:“她原来在舞台上是腕儿。尽管现在走下了舞台但是在生活中她希望自己没掉价儿,要求自己讲究。她的礼仪教养,也是因为学艺的孩子,从小就有很多规矩。你台缘好就是观众缘好,那是因为你的行为让人觉得舒服,得符合大部分人的心理要求。那么大部分人喜欢知书达理大大方方的女人,她具备这样的气质、仪态才能那么红。”编剧把一切的美好都集中在了这个女人的身上,但是颜丙燕觉得特别好的一个人反而意义不大,会和观众拉开距离。于是她给这个角色进行了一个自我设计:“我感觉她不是天生就是个完美女人,她是给自己设了一个目标,要做一个完美女人,让老公有面子,让别人说你媳妇真不错,嫂子真好。她也有鸡毛蒜皮的时候,别的女人登门她会很警觉,会有不那么大气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会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释放点:在丈夫崩溃时支撑他颜丙燕是舞蹈演员转行,她觉得没学过表演是自己的短处,因此格外用功。“我没有方法理论,只能用最笨的方法”,很多演员不看自己演的电视剧,但颜丙燕会一场一场的“拉片”,为的是体会当观众的心情,纠正自己的表演尺度。熊阔海和周书真夫妻诀别的戏被观众认为是最感人的一场戏,催了不少泪,激起了许多人的心痛。对于并不知道革命是什么的周书真而言,那一场戏的爆发里面,有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影子。“她不知道他们具体的革命工作。她却懂得是非。一旦给她机会,让她的决定能起到重要作用,她马上就能站起来。她最开始知道熊阔海的事情,她觉得他是英雄,为他而自豪。当他要带她们走的时候她毅然决然地说,我和孩子不用你管。”其实最初关于孩子怎么处理是拍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周书真能牺牲自己,但是痛快地牺牲孩子似乎说不过去。最后颜丙燕觉得她是个母亲,她觉得自己能为孩子做主。于是在剧中让熊阔海去做该做的事情,告诉他“如果觉得对不起孩子就在这里跪下,等到了那边,我替你还给她”。这一场戏,让张嘉译从头哭到尾,哭得像个孩子一样,完全崩溃。而颜丙燕说周书真在这场戏中则是内心强大的一个最好释放点。“在他崩溃的时候,周书真一定要支撑他。所以她要更加内敛。其实按照她的性格,她本来以为他死了,看到他活着出现在她面前,应该扑上去就大哭大喊,但是看到熊阔海的眼神状态,她一下子就明白了。她只能靠眼神去表达。那天演那场戏,我一进门看到张嘉译,一瞬间就进入到那种状态中,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其实这场戏,书真没那么纠结,她觉得能够帮助到她的丈夫,她很释然。”这场戏怎么拍,颜丙燕和导演琢磨了半个月,想过很多方法,“这是周书真最光辉的时刻,她要用生命和情感去支撑熊阔海的意志,也想过卖个俏,比如死前唱一段大鼓书,但后来,还是用了一个最正常、最直接、最平淡的方式,她含着眼泪看着熊阔海,想要表达的东西全在眉眼之间了。 我用观众的心态做的这个决定,如果我演痛快了,观众这口气一出去,这份情感也就放下了,反而不如含着些意犹未尽,这样周书真在他们心里才真正留下了。”颜丙燕说。大收获:学习了大鼓演戏对颜丙燕而言并不难,难到她的是京韵大鼓。最开始拍戏的时候只说她是大鼓演员,颜丙燕想即使用到生活中哼两句对口型应该不难。但是没想到演着演着说她要复出,要上舞台表演。于是学京韵大鼓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剧组专门找了一个刘派京韵大鼓的知名演员韩梅来教我,我站在舞台上发现一手敲鼓,一手拿板儿,感觉就是精神分裂。韩梅在剧组待了10天,我除了演戏大概学了7天,这一周我就像疯了一样。每天都在练精神分裂。我的方法是我的板儿永远在左手上,用另外一只手喝水、写字。让左手的板儿在感觉神经中成为一种惯性,然后表演时精神集中在右手就成了。我觉得演这个戏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京韵大鼓。我以前完全不了解,没听过这个,结果一接触就喜欢上了。以前做宣传的时候人家让我表演节目唱个歌我特别拒绝,但是这次到哪儿让我唱大鼓我就唱。尽管剧中用的不是我唱的,但是我对口型要精准,总是听也会了。我觉得这个真是个好东西,传统艺术的魅力在那儿,比唱歌高级多了。我愿意让大家知道这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