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晚,中国、沙特、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瞬间登上了全球各大媒体的头条。在这份声明中,三国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一份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安排互派大使、探讨加强双边关系等。三国同时表示,愿尽一切努力,加强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
“沙伊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对中东外交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进展”“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众多国际媒体给出正面评价。即便是那些热衷于对中国“鸡蛋里挑骨头”的西媒,也对中方的斡旋努力表示肯定。中东地区更是反应积极,伊拉克、阿曼、黎巴嫩等多国对沙伊北京对话成果表示欢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感谢中国促成对话,表示这将有助于促进海湾地区的稳定。
从沙特和伊朗达成的协议内容看,干货满满,既有改善关系的路线图,又明确了时间表,非常具有操作性。如果能落实,沙伊关系有望不断改善。
从历史角度看,人们会更加了解这一成果的来之不易。沙特和伊朗分别是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什叶派的代表,在叙利亚危机、黎巴嫩局势、也门内战等问题上长期处于对立状态,被称为“中东宿敌”。2016年初,沙伊两国因沙特籍什叶派教士事件断交。7年来,多个国家努力调解,但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沙伊两国在中方斡旋下决定复交,难怪有外媒直呼“出乎意料”。
其实,如果深刻洞察中东局势变化以及中国的外交努力,沙伊两国在北京和解是“情理之中”。过去多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中东地区“拉一派打一派”,不断制造矛盾冲突,搅得当地不得安宁。沙伊作为中东地区大国,都为此付出了高昂代价。中东国家已经看清美国根本靠不住,只有对话和谈才能解决问题,地区的命运必须掌握在中东各国人民手中。这是沙伊两国决定复交的内生动力。
那么,为什么选择在北京对话?这是因为中方一贯支持中东国家战略自主,一贯支持它们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不拉偏架,不谋私利,不搞小圈子,是中东国家可以信赖的真朋友。这次沙伊北京对话,就是在中沙伊三国领导人的共识基础上推进的。去年1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中阿、中海、中沙领导人“三环峰会”。今年2月,伊朗总统莱希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次对话取得的成果表明,作为一个善意、可靠的斡旋者,中方忠实履行了东道主职责,展现了大国担当。
沙特与伊朗都是中东地区大国,双方握手言和为实现地区和平稳定打开了道路,也为通过对话协商化解矛盾分歧树立了典范,成为解决中东乱局的“一把钥匙”。有分析认为,这对也门、叙利亚、利比亚内战的缓和与解决都会起到正向外溢作用。
与此同时,沙伊和解凸显了全球安全倡议的宝贵价值。2022年4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各国共担维护和平责任,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今年2月,中国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为倡议的落实规划了更为详细的路线图。沙伊两国化干戈为玉帛,就是全球安全倡议的生动实践,说明这一倡议得到了中东国家的高度认可和实质性回应。
更难得的是,沙伊和解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提供了重大利好,是“对话的胜利、和平的胜利”。它用事实告诉世界:武力解决不了问题,对话才是唯一出路。无论问题多复杂、挑战多尖锐,只要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进行平等对话,就一定能够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对抗还是对话?冲突还是合作?沙特与伊朗用行动作出了正确选择。当然,双方矛盾由来已久错综复杂,改善关系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北京对话为沙伊改善关系开了个好头。这也深刻地说明:动荡世界中,和平是主流,对话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