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七擒七纵的故事吧,七擒孟获可是一个很有名的典故呢。那么七擒七纵的主人公是谁呢?是谁能够如此机智,神机妙算,七次都能够放了再次捕捉到?其实答案显而易见,当人就是三国最厉害的谋臣诸葛亮了。
一、七擒七纵的主人公是谁:诸葛亮
七擒七纵,汉语成语,历史典故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中,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与蜀汉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归顺自己。
二、七擒七纵孟获
诸葛亮七擒孟获孟获的故事是这样的。在蜀国的南部地区叫南中,是益州十二郡中的益州郡(治今云南晋宁县东)、永昌郡(治今云南保山县)、群柯郡(治今贵州黄平县)、越钱郡(治今四川西昌市)四郡的总称。那里自古以来是夷越之地,住有史、昆、青羌、淮、僚等少数民族。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曾明确地提出“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政策。入蜀后,诸葛亮立即派邓芳负责治理南中,邓芳在南中颇有威信。但南中的豪强大姓和夷帅,总想割据自立,称霸一方。
章武二年(222年),吴蜀联盟破裂,孙权派人到南中活动,遥署益州大姓雍间为永昌郡太守,越博郡雯帅高定也称兵叛乱。第二年,雍阁和夷帅孟获,趁夷陵战败,刘备病死,蜀国元气大伤之机,发动叛乱,杀死益州太守正昂,将继任的太守张裔捉住送往东吴。太守朱褒也举兵响应,一时反叛的恶浪席卷南中三郡。南中豪族大姓和夷帅的叛乱活动,使蜀国西南边疆陷于分裂,蜀汉政权受到严重威胁,如不迅速加以平定,后果将不堪设想。
从章武三年到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一面和好东吴,切断南中叛乱的外援;一面稳定内部,休养生息,发展生产,恢复实力。经过两年的努力,作好了南征的准备工作后,便于建兴三年三月亲率大军南征。临出发前,参军(参丛相军事之官)马谡前来送行。诸葛亮向他征询破敌之策时,马稷说:“南中夷人恃险不服,不可用武力征服,要紧的是征服他们的心,用兵的道理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还没说完呢,这其中还有许多诸葛亮的用兵政策,小编马上给大家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