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名将程知节,原名咬金。在传统小说《说唐》中,程咬金是一位福将,他屡经大难而不死,多次帮助唐太宗解决难题。
小说中程咬金做过一百天的瓦岗寨寨主,号为混世魔王,与十八路烟尘、六十四路反王称兄道弟,好不风光。
小说把程咬金写得武艺很差劲。他在睡梦中跟一个老神仙学了一套斧艺,结果正练的起劲时被人惊醒,于是只记住三斧。他与人对战,只靠三斧吓人,三招一过,草包的原形便露出来了。著名的“三板斧”的典故就是从《说唐》中演绎而来。
《隋唐演义》中程咬金更神奇,居然活了120多岁,还不断地和武则天斗智斗勇,活成了一段传奇。
那么真实的程咬金是什么样的?
程咬金出身于瓦岗军不假,但他从来没当过寨主,混世魔王之说自然是无稽之谈。程咬金参加瓦岗军起义后,一直是李密的部将。李密当时从瓦岗军中挑选8000精锐骑兵作为自己的亲卫军,8000人分由四位猛将统领,程咬金便是其中之一。
程咬金的武艺绝非“三板斧”。事实上他从未使用过大斧,他与尉迟敬德、秦叔宝等人一样,都使用马槊。这并非巧合,而是形势所趋。自魏晋北朝以降,由于高马鞍、马镫不断出现,骑兵格斗技术越来越灵活,相对轻巧、又利于高速突刺的马槊(也叫枪,矛)成为主流兵器。
大斧多用来攻坚,适用于步兵砍斫坚硬物体,所以程咬金这样一位骑将是不会用大斧的。
程咬金武艺之强,与秦叔宝、尉迟敬德等人几乎不相上下,否则不会被李密选为贴身护卫。瓦岗军与王世充大战时,单雄信势危,李密遣程咬金和裴行俨助战。裴行俨便是《说唐》中隋唐第三条好汉裴元庆的原型。
混战中裴行俨误中流矢落马,程咬金亲自抱起裴行俨逃回。他二人同骑一马跑的慢,背后敌军追上,用马槊扎中程咬金身体,居然扎出个透明窟窿。从这个细节大家也可以想到,骑兵高速奔跑时,毕竟还是用马槊更方便。
程咬金强忍剧痛,回过身折断槊杆,奋起神威将追敌刺于马下,这才幸免于难。可见程咬金是极具雄武气魄的,与以勇猛著称的秦叔宝等人实不相上下。
传统小说中的程咬金是个马大哈式的人物,隋朝大赦,他刚一出狱便又打死了人。其实这也是没有根据的演绎,实际上程咬金是个很有心计的人。
瓦岗军失败后,程咬金、秦叔宝、单雄信等猛将都被王世充俘获,并任用为大将。单雄信感激知遇之恩,死心塌地投效于王世充。秦叔宝虽然感到王世充人品不好,但一时也没有办法,只好屈居其下。只有程咬金看清了跟着王世充没有前途,必须另投明主。他心里虽然这样想,表面上一点形迹也不露。他暗中连络好秦叔宝等人,趁着出兵与唐军作战时,在阵上弃王世充而去。王世充想追又不敢追,因为对面阵上就是唐军,气的干着急没办法。程咬金这件事做的相当干净利索,可谓心细如发、滴水不漏。
玄武门之变前夕,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不断剪削秦王李世民的部下兵将,一班武将中,只有程咬金和尉迟敬德提出了先下手为强的建议。这种敏锐的政治头脑和果决的行事作风,在秦王系的武将中是极其少见的。
程咬金因为功劳极大,唐太宗特诏令著名画家阎立本画其像张挂于凌烟阁,与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并称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然而与大多数唐朝开国武将一样,程咬金虽然受到极高的政治待遇,但他一生并不算圆满。他在一次西征中犯了屠城的错误,据说还涉嫌贪污,曾被免过一次官。说来也算他人生中一个污点。只不过因为儿子娶了唐太宗的女儿清河公主,没多久又起复为官。
程咬金没像小说中说的活了120岁。他生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卒于唐显庆二年(665年),享年76岁,虽不像小说那么夸张,在古代也算高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