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令孜是晚唐僖宗时期著名宦官,控制皇帝、把持朝政、卖官鬻爵、横征暴敛,总之一个奸臣权宦能做的事情都做了,和以前那些掌权宦官李辅国、俱文珍、仇士良、王守澄等人差不多。
但田令孜做坏事儿的时机不对,唐末已是千疮百孔,田令孜不但平时持续对唐王朝造成伤害,最后又放了一个大招,还造成了暴击,成了压倒这头濒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唐朝宦官头像都是这样眉清目秀的)
【皇帝的“阿父”】
唐僖宗继位时刚刚十二岁,对自小陪伴的田令孜非常信任,直接提拔为神策军中尉,委托全部政事,并把田令孜称为“阿父”。
之前杀掉唐懿宗四个年长皇子、扶持唐僖宗继位的原掌权宦官竟然没得到好处,被田令孜排挤,最后退休了事。《旧唐书》说田令孜“颇知书,有谋略”,这六个字在田令孜其他所作所为中丝毫看不出来,排挤走这些前辈宦官可以算是田令孜一生最高成就。
当然,这并不说明田令孜手段高明,只能说那些宦官没有当年挟持唐文宗、屠杀朝臣的仇士良那么狠辣、果决,他们可能只是事到临头退缩了而已。
总之,田令孜就这样轻松把前辈宦官的成果据为己有,开始了自己权倾朝野的幸福时光。
不过,田令孜的敌人不仅仅是其他宦官,王仙芝、黄巢这些农民起义领袖可不管你田令孜是皇帝的真爹还是假爹。
(唐僖宗时的皇帝已经姓田了)
【让黄巢入长安不能全算是田令孜的责任】
唐僖宗继位不久,王仙芝、黄巢在山东起兵造反。
虽然朝中有清醒之人知道应当剿抚并用,国家已经经不起折腾了。但大部分朝臣,无论是出于对农民起义的傲慢偏见也好,想借镇压农民起义获得更多权势地位也好,主流意见还是军事镇压,田令孜只是这派代表人物之一。
最后黄巢攻入长安,估计所有人都在后悔,如果当初给王仙芝一个高一点儿的官位,或者把岭南整个给黄巢,也不至于现在连长安都丢了。
这几年,打仗的事情有宰相和将领负责,田令孜只是一如既往的守着唐僖宗在长安城里过小日子,做他的日常坏事儿,顺者昌、逆者亡,直到黄巢到了洛阳。
这下长安有危险了,但田令孜早就准备了后路,把哥哥陈敬瑄安排到成都担任西川节度使,逃亡蜀中是当年唐玄宗李隆基曾经做过的选择。
这个陈敬瑄原来是个卖饼的小贩,社会最底层,田令孜掌权后短短几年就提拔为大将军,这下又成了蜀中这个重要地区的封疆大吏。陈敬瑄的任命过程是唐僖宗这个熊孩子最出名的一件糊涂事儿,“击球赌三川”,四个人争剑南东川、西川、山南这三个位置,唐僖宗说那就打一场球吧,谁赢了谁先挑,陈敬瑄比赛第一当上了西川节度使。
有熊孩子就有熊家长,唐僖宗的老爹已经死了,问题就都出在田令孜这个假爹身上。王朝末世千奇百怪,如果不是还有几个文官宰相能起到一些作用,加上黄巢自己不争气,唐王朝早就亡了。
(马球图)
【第一次逃离长安】
等黄巢离开洛阳直奔长安而来时,田令孜作为唐王朝最高军事统帅,虽然表面上说要守潼关,实际上早就做好了出逃准备。唐僖宗不愿意奔波遭罪,逼着田令孜在潼关安排军队防守,但人数又少、又缺乏训练的神策军根本挡不住黄巢的六十万大军。
田令孜不管那么多,潼关一破,立刻率五百神策军带着唐僖宗逃走,身边只带了唐僖宗的几个亲王弟弟和嫔妃数人,其他文武百官都不知道。
随行人员中包括了后来的唐昭宗,当时是寿王,途中这个十几岁的孩子走不动了找田令孜要马骑,田令孜说没有马,还用鞭子抽打唐昭宗。《资治通鉴》记载,当时这孩子没说话但盯着田令孜看,估计眼睛里都要冒出火来,这也是后来唐昭宗对付田令孜的原因之一。
黄巢入长安之后,在称帝之前的几天是住在田令孜府中的,黄巢不是个委屈自己的人,田令孜的府邸想必是当时长安第一豪宅。
(满城尽带黄金甲)
【蜀中的幸福生活】
黄巢占领长安之后,没有追杀唐僖宗,田令孜就自由自在的带着唐僖宗在蜀中继续过自己的小日子,由宰相王铎、郑畋等人负责与黄巢作战。
在蜀中,田令孜招募了五十四都神策新军,总兵力有五六万人。但招兵养兵都是要花钱的,于是,各地进贡的赋税,田令孜全部用于赏赐这些新招募的士兵,原本蜀中的将士和后来赶到蜀中的唐朝官员根本得不到赏赐。
这下蜀中将士大为不满,同工不同酬啊,发动兵变表示反对。朝中官员们也明确反对,有个大臣上书唐僖宗,当初你离开长安时不带我们,不少人没跑掉死了,这次蜀中士兵兵变,你们又关起门来不管我们。“若陛下不恤群臣,于义安在!”又说:天下是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的天下,不是北司那些宦官的天下。你唐僖宗是天下人的皇帝,也不是北司宦官的皇帝,“北司未必尽可信,南司未必尽无用”。
话已经说得很重了,但“令孜屏不奏”,唐僖宗根本就没看到。不久,田令孜打着唐僖宗的旗号把这个大臣贬官外放,路上再派人把此人沉塘淹死,“闻者气塞而莫敢”。
田令孜所作所为大概如此,是个只会窝里横的缩头鸵鸟,不会做事儿,也不愿意做事儿,唯一手段是打着皇帝旗号杀掉反对者,自己得以永享太平。
在蜀中呆了两年多,等到黄巢被撵出长安,田令孜觉得宰相王铎作为唐军主帅立了大功,担心文官势力压过宦官,于是又和唐僖宗小嘀咕了一次,王铎被免去相位外放为节度使,并在上任途中被藩镇军杀死。
加上病逝的宰相郑畋,镇压黄巢农民起义收复长安过程中立下大功的两个宰相都被田令孜排挤离开了决策核心,朝中没了能够主持大局的文官,田令孜真正做到了一家独大。
另一个功臣,各路唐军总监军宦官杨复光在军中暴亡,田令孜就把杨复光手下精锐忠武八都招揽到自己麾下,虽然忠武八都之首鹿晏弘与田令孜闹翻率军出走,但还留下了五人,田令孜也不是傻子,给这五人不少好处,都收为义子,称为“随驾五都”,这样田令孜有了一批有战斗力的部队。
(神策军)
【田令孜最作死的行为,唐僖宗二次逃离长安】
回到长安的唐僖宗和田令孜面临一个难题:长安原本的积蓄都被黄巢抢走,长安周边被破坏殆尽、人口锐减,各路藩镇也不再向朝廷纳贡,文武百官和数万神策军无钱供养。官员们也就算了,这五六万神策军是田令孜保命的根本,绝对不能放弃,于是就把主意打到了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的盐池上。
王重荣在收复长安过程中也是有功之臣,河中一地有盐池,按惯例每年要给长安送盐三千车,其余盐池收益自己留下,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当时田令孜任命另一个有功之臣王处存为河中节度使代替王重荣,结果王处存不想趟这摊浑水,上奏“重荣无罪,有大功于国,不宜轻有除改,以摇籓镇之心”。
田令孜已经利令智昏,当时黄巢虽然东逃但实力犹存,黄巢手下秦宗权又在河南地区尚未被消灭,国家危急至此,田令孜不但排挤走了两个能主持大局的宰相,又横生事端让藩镇离心,这就成了压倒唐王朝这头濒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盐池)
田令孜原本是想用自己手中几万神策军解决王重荣的,但打起来发现不是久经战火的河中军对手。于是,田令孜就找到了凤翔节度使李昌符、邠宁节度使朱玫,估计是许了不少好处,三方联合攻打王重荣。
王重荣对付田令孜的禁军还能取胜,但一对三就不行了,赶快向李克用求援。当初让李克用南下与黄巢作战王重荣是支持的,双方并肩作战也算有些交情。
李克用这时已经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后来威震五代建立后唐的代北集团雏形初现,正是处在上升势头,答应援助王重荣。
之后长安城外一战,李克用、王重荣联军大破田令孜三方联军,田令孜在长安城里放了一把大火,再次带着唐僖宗逃出长安。
这是唐僖宗第二次逃离长安,成了目前为止唐王朝最倒霉的皇帝,著名的“天子九逃”唐僖宗占了两次,而且这两次都和田令孜有关。当然,后面还有个更倒霉的唐昭宗,一人占了四次。
【再次逃往蜀中】
田令孜闯下如此大祸,也知道自己皇帝假爹位置到头了,但还一直跟着唐僖宗回了长安。唐僖宗病重,群臣准备立寿王为帝,就是后来的唐昭宗,田令孜还不愿意放弃权力,专门去找了唐昭宗一次,问“陛下记臣否?”唐昭宗又是盯着田令孜不说话,记不记得你自己心里没个数么!当初就是你拿马鞭子抽的我。
灰溜溜的田令孜无奈,给自己安排了一个剑南监军的职务,昼夜兼程跑到蜀中投奔兄弟陈敬瑄去了,这也是田令孜唯一能去的地方。
不久唐昭宗继位,自然不会任由田令孜兄弟在蜀中当土皇帝,而且他们兄弟俩在蜀中,一旦再出来一个黄巢,唐昭宗连逃跑都没有地方去。于是,唐昭宗任命宰相韦昭度为西川节度使,去蜀中接收地盘。
田令孜不肯舍弃自己这块最后的容身之地,必须要做些什么了,否则无论留在蜀中或者去长安都没有好下场,于是“治兵完城以拒之”。
韦昭度也不是个会打仗的,率领各路兵马唐军十万,竟然对一个宦官、一个卖饼小贩三年没取胜,围攻成都迟迟无法破城,后来唐王朝已经无力供给,要韦昭度退兵回长安。
如果没有其他事情发生,田令孜兄弟将成为蜀中之主,并在唐末乱世中开创一国。但这个想法被一个人打破了,他就是王建,当年杨复光手下忠武八都之一的王建,田令孜随驾五都之一的王建,前蜀开国皇帝王建。
(前蜀永陵出土的王建雕像)
【田令孜之死】
王建之前是田令孜的手下,也认了田令孜当干爹,唐僖宗二次逃离长安过程中王建与唐僖宗同甘共苦,甚至途中唐僖宗睡觉都枕着王建的大腿。之后田令孜失势,王建也被外放到蜀中当一地刺史。
王建本来可以成为田令孜的助力,但由于陈敬瑄对王建不信任,双方关系破裂,在韦昭度入蜀前双方就已经开战。这次韦昭度率大军入蜀,王建与韦昭度合兵一处,共同击败陈敬瑄的军队,包围了成都城。
在韦昭度接到退兵回长安的诏书时,王建跳了出来,“大功垂成,奈何弃之!”决心独立攻克成都,并忽悠韦昭度说:你要走就走吧,现在中原各路藩镇打的不可开交,正需要你回去主持大局。
韦昭度当时还在犹豫,毕竟成都被围多时,随时可能拿下。但王建在私下开始搞小动作,派人把韦昭度手下一个亲信剁碎吃了,并谎称此人偷盗军粮。吓得韦昭度把印信给了王建,自己立刻回了长安。
王建全军急攻成都,田令孜陈敬瑄兄弟又坚持了三个月,成都城内人口众多但粮食匮乏,实在坚持不下去,田令孜亲自在城头和王建对话:我原来对你不错,现在你怎么这样!
王建回答,“父子之恩岂敢忘!但朝廷命建讨不受代者,不得不然。倘太师改图,建复何求!”凡成大事者必须要有一张厚脸皮,从这个角度来看,王建具备这个资格,成长的很快。
(新疆唐墓出土宦官俑)
一看最后一招已经无效,田令孜只得自己出城投降,王建一边哭一边表示感谢,“请复为父子如初”,之后陈敬瑄开城投降,成都、西川、蜀中从此姓王了。
和好如初的田令孜和王建父子在蜀中过了一年多幸福的日子,王建“屡请杀陈敬瑄、田令孜,朝廷不许”,也不知道唐昭宗是怎么想的,竟然没同意。后来王建觉得这个老不死的太碍事了,就以陈敬瑄要作乱名义杀掉陈敬瑄,又说田令孜与凤翔藩镇将领勾结,“下狱死”,就此了了这段父子深情。
《新唐书》记载,田令孜临死前不算丢脸,告诉行刑之人:我曾经是唐军总司令,杀我要按规矩来。然后让人把锦帛撕开结成绳索,教给这些人勒死自己的方法,“既死,而色不变”。
有这英雄气概,当初何苦二次逃出长安?
(蜀锦,估计就是这玩意勒死的田令孜)
评价历史人物,要看其所作所为对历史的影响。田令孜所作所为扩大了唐末农民起义的影响,破坏了唐王朝统治的根基;对王铎、郑畋等宰相的排挤,对整个文官体系的压制,又削弱了唐王朝的实力;逼反王重荣又激化了中央与地方藩镇之间矛盾,并让李克用这样的外族势力继续发展壮大;把蜀中留给王建,又使唐王朝失去了最后一块容身之地。
田令孜之前,还有部分藩镇将领保持对唐王朝皇帝起码的尊重,唐帝国还能勉强维持。田令孜之后,皇帝已经威风扫地,就看谁先出头做第一个恶人了。到这时,唐王朝实际上已经亡了。